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疏朗
shū lǎng

【拼音】:shū lǎng

【注音】:ㄕㄨㄌㄤˇ

【结构】:疏(左右结构)朗(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疏朗的解释
词语解释
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俊爽;爽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淡雅清朗。指文气豪放。疏朗[shūlǎng]⒈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俊爽;爽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淡雅清朗。指文气豪放。
基础解释
1.亦作“疎朗”。亦作“踈朗”。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2.俊爽;爽朗。3.指文气豪放。4.稀疏透明;通透明亮。5.淡雅清朗。
引证解释
⒈亦作“疎朗”。亦作“踈朗”。⒉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引《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鬚长四尺,甚有威望。”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邈哉崔生,体正心直。天骨踈朗,墙宇高嶷。忠存轨迹,义形风色。”《晋书·王敦传》:“敦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旧唐书·良吏传下·张知謇》:“仪质瓌伟,眉目疏朗,晓于玄理,清介自守。”清龚自珍《题鹭津上人书册》诗:“美人眉宇定疏朗,才许縹緲而娉姈。”⒊俊爽;爽朗。引《晋书·桓玄传》:“及长,形貌瓌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属文。”明屠隆《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疎朗者语畅,沉着者语深。”⒋指文气豪放。引缪荃荪《宋元词四十家序》:“其论南宋词人,姜张并举……又论长公疏朗,稼轩沉雄。”⒌稀疏透明;通透明亮。引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又有瑟瑟幕……轻明虚薄,无以为比,向空张之,则疎朗之纹,如碧丝之贯真珠,虽大雨暴降,不能溼溺,云以鮫人瑞香膏傅之故也。”一本作“踈朗”。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有堂三楹横其前,下临絶壁。其堂窗櫺疎朗,如浮坐云端,可称幽爽。”⒍淡雅清朗。引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鲍楷﹞画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润,得古人意。”
网络解释
疏朗疏朗,汉语词汇。
释义
①开阔清亮:声姿高畅,眉目疏朗。②豁达开朗:形貌瑰奇,风神疏朗。③明敞:窗棂疏朗。④.稀疏而清晰:树影疏朗。也可用来形容一种艺术风格或一个人的性格。
综合释义
亦作“疎朗”。亦作“踈朗”。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鬚长四尺,甚有威望。”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邈哉崔生,体正心直。天骨踈朗,墙宇高嶷。忠存轨迹,义形风色。”《晋书·王敦传》:“敦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旧唐书·良吏传下·张知謇》:“仪质瓌伟,眉目疏朗,晓于玄理,清介自守。”清龚自珍《题鹭津上人书册》诗:“美人眉宇定疏朗,才许縹緲而娉姈。”俊爽;爽朗。《晋书·桓玄传》:“及长,形貌瓌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属文。”明屠隆《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疎朗者语畅,沉着者语深。”指文气豪放。缪荃荪《宋元词四十家序》:“其论南宋词人,姜张并举……又论长公疏朗,稼轩沉雄。”稀疏透明;通透明亮。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又有瑟瑟幕……轻明虚薄,无以为比,向空张之,则疎朗之纹,如碧丝之贯真珠,虽大雨暴降,不能溼溺,云以鮫人瑞香膏傅之故也。”一本作“踈朗”。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有堂三楹横其前,下临絶壁。其堂窗櫺疎朗,如浮坐云端,可称幽爽。”淡雅清朗。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鲍楷﹞画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润,得古人意。”
网友释义
疏朗在词意上理解为:①开阔清亮:声姿高畅,眉目疏朗。②豁达开朗:形貌瑰奇,风神疏朗。③明敞:窗棂疏朗。④.稀疏而清晰:树影疏朗。也可用来形容一种艺术风格或一个人的性格。
汉语大词典
亦作“疏朗”。亦作“疏朗”。(1).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望。”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邈哉崔生,体正心直。天骨疏朗,墙宇高嶷。忠存轨迹,义形风色。”《晋书·王敦传》:“敦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旧唐书·良吏传下·张知謇》:“仪质瑰伟,眉目疏朗,晓于玄理,清介自守。”清龚自珍《题鹭津上人书册》诗:“美人眉宇定疏朗,才许缥缈而娉姈。”(2).俊爽;爽朗。《晋书·桓玄传》:“及长,形貌瑰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属文。”明屠隆《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疏朗者语畅,沉着者语深。”(3).指文气豪放。缪荃荪《宋元词四十家序》:“其论南宋词人,姜张并举……又论长公疏朗,稼轩沉雄。”(4).稀疏透明;通透明亮。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又有瑟瑟幕……轻明虚薄,无以为比,向空张之,则疏朗之纹,如碧丝之贯真珠,虽大雨暴降,不能湿溺,云以鲛人瑞香膏傅之故也。”一本作“疏朗”。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有堂三楹横其前,下临绝壁。其堂窗棂疏朗,如浮坐云端,可称幽爽。”(5).淡雅清朗。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鲍楷﹞画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润,得古人意。”
其他释义
①开阔清亮:声姿高畅,眉目疏朗。②豁达开朗:形貌瑰奇,风神疏朗。③明敞:窗棂疏朗。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疏朗造句
1.王羲之《兰亭集序》,在中国散文史上是一篇著名的典范之作,作者叙写兰亭雅集盛况,抒发生死感慨,文笔隽爽流畅,洒脱无拘,展现出作者萧散疏朗的风采。
2.睡着你的秘密,醒着你的自由。它的篱笆结实而疏朗,有清风徐徐穿过。
3.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即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
4.眉毛差不多完全没有。在眉毛的位置上。有两个微微隆起的发亮的线条,疏疏朗朗地长着不多几根亮晶晶的毛。
5.此帖是米芾晚年之作,被认为是米氏的"墨皇",字态尤奇异超迈,随笔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
6.夏府中亭台楼阁峥嵘轩峻,树木山石葱蔚洇润,景色很是优美,夏言穿过了前院中院,拐进后院,绕过曲廊,就见正对面疏朗的花木中露出一角红楼,飞檐掩露。
7.书法结体坚挺刚劲、浑厚秀拔,洁净疏朗中具古朴之感。
8.他擅长用古玺疏朗空灵、参差欹侧的布局,与凿印纵横率意的线条相组合,并往往将印文提升或偏向上半部一角,以增大印面底部与印边一侧的留红。
9.他钻研医学著作,而少年手中却是天文地理无所不有,他偶尔抬头,便会看见日光穿透窗棂,疏疏朗朗地落在少年眉间。
10.借音乐之父巴赫的厚重,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疏朗,古今乐圣贝多芬的激情,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浪漫,钢琴诗人肖邦的典雅,愿你音乐情人节随心缠绵。
疏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