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台檄[táixí]⒈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
基础解释
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
引证解释
⒈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引明沉德符《野获编·果报·毁经谪为冥官》:“寧波府同知龙德孚者,武陵人,今君御观察膺尊人也,在官奉臺檄,勘普陀山二僧毁律事。”
网络解释
台檄台檄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áixí。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
综合释义
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明沉德符《野获编·果报·毁经谪为冥官》:“寧波府同知龙德孚者,武陵人,今君御观察膺尊人也,在官奉臺檄,勘普陀山二僧毁律事。”
网友释义
台檄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áixí。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
汉语大词典
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晓谕、诘责等方面的文书。明沈德符《野获编·果报·毁经谪为冥官》:“宁波府同知龙德孚者,武陵人,今君御观察膺尊人也,在官奉台檄,勘普陀山二僧毁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