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洛生咏
luò shēng yǒng

【拼音】:luò shēng yǒng

【注音】:ㄌㄨㄛˋㄕㄥㄩㄥˇ

【结构】:洛(左右结构)生(独体结构)咏(左右结构)

【繁体】:洛生詠

字义分解
洛生咏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洛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基础解释
指洛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引证解释
⒈指洛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谢安﹞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明帝《文章志》:“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斆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刘孝标注:“洛下书生咏,音重浊,故云老婢声。”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周长官》:“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网络解释
洛生咏洛生咏,指洛下(即洛阳)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综合释义
指洛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谢安﹞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明帝《文章志》:“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斆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刘孝标注:“洛下书生咏,音重浊,故云老婢声。”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周长官》:“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汉语大词典
指洛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谢安﹞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明帝《文章志》:“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敩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刘孝标注:“洛下书生咏,音重浊,故云老婢声。”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周长官》:“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其他释义
1.指洛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洛生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