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合异离坚
hé yì lí jiān

【拼音】:hé yì lí jiān

【注音】:ㄏㄜˊ一ˋㄌ一ˊㄐ一ㄢ

【繁体】:合異離堅

字义分解
合异离坚的解释
词语解释
先秦'离坚白'和'合异同'两大哲学命题的并称。
基础解释
指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
引证解释
⒈指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公孙龙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引唐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周旋揖让,观礼仪之溢目;合异离坚,闻辩论之盈耳。”
网络解释
合异离坚合异离坚,汉语拼音héyìlíjiān,'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
综合释义
指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公孙龙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唐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周旋揖让,观礼仪之溢目;合异离坚,闻辩论之盈耳。”合异离坚[指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公孙龙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指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公孙龙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
汉语大词典
指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公孙龙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唐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周旋揖让,观礼仪之溢目;合异离坚,闻辩论之盈耳。”
其他释义
1.指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公孙龙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
合异离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