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⒈ 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大宛[dàyuān]⒈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
基础解释
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引:唐白行简《李娃传》:“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⒈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引唐白行简《李娃传》:“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汉语大词典
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唐白行简《李娃传》:“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国语辞典
⒈ 国名。汉时为西域诸国,后为汉武帝所破,即今中亚细亚乌兹别克共和国的一邑。⒉ 大宛所产的马。引: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大宛[dàyuān]⒈国名。汉时为西域诸国,后为汉武帝所破,即今中亚细亚乌兹别克共和国的一邑。⒉大宛所产的马。引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英语ancientstateofsouthwestAsia德语Dayuan(Gesch)
辞典修订版
国名。汉时为西域诸国,后为汉武帝所破,即今中亚细亚乌兹别克共和国的一邑。大宛所产的马。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辞典简编版
汉朝时西域国名。即现今中亚细亚乌兹别克共和国一带。太初元年,汉武帝命李广利伐大宛,苦战四年,终于迫使其投降。产天马、汗血马等良马。 【造句】大宛的居民从事农牧业,盛产葡萄和苜蓿。
其他释义
1.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