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自存
zì cún

【拼音】:zì cún

【结构】:自(独体结构)存(半包围结构)

【简体】:自存

【繁体】:自存

【拼音】:zì cún

字义分解
自存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自谋生计。2.自察;自思。3.保全自己。自存[zìcún]⒈自谋生计。⒉自察;自思。⒊保全自己。
引证解释
⒈自谋生计。引《汉书·成帝纪》:“遣光禄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行举濒河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南朝梁沉约《改天监元年赦诏》:“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唐韩愈《马君墓志》:“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⒉自察;自思。引《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宋苏辙《闭门》诗:“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⒊保全自己。引《商君书·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宋杨万里《国势》卷中:“奄是数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敌人之制其命,是挟千金而忧贫,有孟賁之力而忧弱者也。”明周履靖《咏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网络解释
自存自存,汉语词汇。
释义
1、自谋生计。2、自察;自思。3、保全自己。
网友释义
自存,汉语词汇,拼音zìcún,释义是自谋生计。自察;自思。保全自己。
汉语大词典
(1).自谋生计。《汉书·成帝纪》:“遣光禄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行举濒河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南朝梁沈约《改天监元年赦诏》:“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唐韩愈《马君墓志》:“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2).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宋苏辙《闭门》诗:“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3).保全自己。《商君书·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宋杨万里《国势》卷中:“奄是数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敌人之制其命,是挟千金而忧贫,有孟贲之力而忧弱者也。”明周履靖《咏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自存造句
1.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的凛冽忘却。记忆消退如潮,难以控制,最终亦只可记得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它们如白垩纪时流落在地球上的植物,那种固执是遗落,也是自存
2.本文通过对该类业务核算常用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分析,指出这两种方法各自存在的不足及其对基建报表数据编报的影响。
3.遍及一切处,彼为光明,无形无象,完美无疵,一体不可分割,纯净、邪恶所不能侵,无所不视,无所不知,超越一切,丰自存在,定永恒、监督一切生灵之行业。
4.这种兄弟之情自存在于那些在战斗中共同分享一个散兵坑,在危急时刻共同帮助并且一同见证死亡和痛苦的战友之中。
5.此前,赵燏黄还自写考释,并请人誊抄、摹绘插图一部,自存研究。
6.我想过,不知我们是自存在起就连在一起呢,还是本为两个,但是却选择相互固守,强行使自己的背骨缠绕在一起。
7.爱国有情,创新同绘和春景;畅怀若海,容事自存厚德风。横批:盛世龙腾。
8.古代文化官员,家中往往聘有抄书写手,故此虽不能遽定为张萱手迹,但亦可视为张萱家中誊稿,用以自存者。
9.然功不能自存,而威不能自守,非贫弱也,乃道德不存乎身,仁义不加於下也。
10.李鸿章给友人信中感叹郭“虽有呆气,而洋务确有见地,不谓丛谤如此之甚,若达官贵人皆引为鉴戒,中土必无振兴之期,日后更无自存之法,可为寒心”。
自存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