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奏书
zòu shū

【拼音】:zòu shū

【注音】:ㄗㄡˋㄕㄨ

【结构】:奏(上下结构)书(独体结构)

【繁体】:奏書

字义分解
奏书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2.泛指奏章。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
基础解释
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泛指奏章。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
引证解释
⒈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⒉泛指奏章。引宋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金陵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⒊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引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⒋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引《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曹震圭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諫臣。’”
网络解释
奏书奏书是一个词语,奏书带来的福泽皆与文字、卷版有关。命宫、福德宫、官禄宫有生年奏书,则其人必擅文字;与刑忌同度,亦有刀笔之才。最喜与昌曲、魁钺同度。
综合释义
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泛指奏章。宋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金陵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曹震圭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諫臣。’”
网友释义
奏书是一个词语,奏书带来的福泽皆与文字、卷版有关。命宫、福德宫、官禄宫有生年奏书,则其人必擅文字;与刑忌同度,亦有刀笔之才。最喜与昌曲、魁钺同度。
汉语大词典
(1).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于天子曰奏,于王公曰奏书,于公府曰奏记。”(2).泛指奏章。宋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金陵最少年,奏书曾用牍三千。”(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于陛下。”(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曹震圭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谏臣。’”
奏书造句
1.同日,令唐古特学副教习席特敖、理藩院郎中班第以蒙文翻译班禅额尔德尼藏文奏书一份,令侍读学士乌拉泰、拜里、主事蒙格图以满文翻译。
2.不知道帖里帖木儿是不是被刘伯温的慷慨陈词打动了,他最终决定拒绝招降,并向朝廷递交了由刘伯温起草的议剿奏书,建议继续对方国珍“剿而杀之”。
3.忠臣陆贽弹劾裴延龄,让李繁起草奏书,然后自己亲笔改定。
4.可惜,当他的奏书呈上时,欧阳歙已死在狱中。
5.同贾充几人猜测的一样,第二日散骑常侍傅玄便上书,指责太子司马衷无礼君父,皆是臣下少于劝谏,疏于教导,要治罪东宫属臣,奏书呈给司马炎,他压根不予理睬。
6.奏书呈上,光武帝由是颇为器重。
7.粗粗读过一遍奏书,他不但没有批示,反而仰天大笑了起来。
8.观此墨迹此时无声而胜有声,抑扬顿挫如音符之于节奏;书法的笔歌墨舞莫过如此。
9.在这般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寻一方书院,捧一本古书,伴随着钟磬谐音,管弦叠奏,书声琅琅,穆然而见礼乐承平景象。
10.陈汤早在攻击郅支时落下风湿病,两臂不能屈伸,因此入见皇帝时,皇帝先下诏不用行跪拜之礼,让他看段会宗写回来的紧急求救奏书
奏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