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半通
bàn tōng

【拼音】:bàn tōng

【注音】:ㄅㄢˋㄊㄨㄥ

【结构】:半(独体结构)通(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半通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半通[bàntōng]⒈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
引证解释
⒈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参见“半印”。引汉扬雄《法言·孝至》:“由其德,舜禹受天下不为泰;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李轨注:“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皆有秩嗇夫之印綬,印綬之微者也。”《后汉书·仲长统传》:“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李贤注引《十三州志》:“有秩、嗇夫,得假半章印。”
网络解释
半通半通
综合释义
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汉扬雄《法言·孝至》:“由其德,舜禹受天下不为泰;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李轨注:“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皆有秩嗇夫之印綬,印綬之微者也。”《后汉书·仲长统传》:“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李贤注引《十三州志》:“有秩、嗇夫,得假半章印。”参见“半印”。
汉语大词典
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汉扬雄《法言·孝至》:“由其德,舜禹受天下不为泰;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李轨注:“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皆有秩啬夫之印绶,印绶之微者也。”《后汉书·仲长统传》:“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李贤注引《十三州志》:“有秩、啬夫,得假半章印。”参见“半印”。
其他释义
1.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
半通造句
1.傲慢疏慵不失真,惟余老态托传神,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世人欲杀定为才,迂拙频遭反噬来,学问半通官半显,一生怀抱几曾开。
2.就以此为体裁用你那半通不通半生不熟一不小心还添把恶心的文笔虚构一部小说,狐媚魇道怪力乱神奇门遁甲邵子神数,什么不让写你就往里面填什么。
3.你瞧,如此这般点金成铁地去批改文思活跃的高考作文,怎叫人放心?尤有甚者,有的中文系研究生连文法也半通不通。
4.说起话来虽然半通不通文绉绉的,却也干巴利落脆,颇有几分领袖气质。
5.热心提示:避免反复触摸和摩擦你的身体,让你的另一半通过抚摸你敏感区域,激起你的情欲。
6.家住东碧花园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楼下邻居直接把花盆丢在楼道上,占去近半通道,影响通行。
7.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时,垃圾已经侵占了一大半通道,而且堆得更高了。
8.结果晨间蚊帐内按蚊密度、牛房按蚊密度、室内叮人率、室外半通宵人饵帐诱按蚊密度等,两灭蚊区均低于对照区。
9.由于这辆车占去一大半通道,十几辆车无法通行,司机们一个劲地按喇叭。
10.部分车主说,由于小区内的私家车都停在路边,占据了大半通道,致使道路不畅。
半通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