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草偃
cǎo yǎn

【拼音】:cǎo yǎn

【注音】:ㄘㄠˇ一ㄢˇ

【结构】:草(上下结构)偃(左右结构)

【简体】:草偃

【繁体】:草偃

字义分解
草偃的解释
词语解释
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草偃[cǎoyǎn]⒈《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引证解释
⒈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引《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晋葛洪《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唐白居易《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寧威制,鳞帖草偃。”《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网络解释
草偃语出:晋葛洪《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唐白居易《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宁威制,鳞帖草偃。”《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综合释义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晋葛洪《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唐白居易《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寧威制,鳞帖草偃。”《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草偃[cǎoyǎn]风吹草倒。比喻声威壮盛,所向披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移宝易俗,草偃风迈。」
汉语大词典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晋葛洪《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唐白居易《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宁威制,鳞帖草偃。”《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国语辞典
风吹草倒。比喻声威壮盛,所向披靡。草偃[cǎoyǎn]⒈风吹草倒。比喻声威壮盛,所向披靡。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移宝易俗,草偃风迈。」
辞典修订版
风吹草倒。比喻声威壮盛,所向披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移宝易俗,草偃风迈。」
其他释义
1.《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草偃造句
1.每一个人寻求饱足的方式都不一样,这些方式并且受到不同的文化、宗教、生活习性、价值体系、甚至是风行草偃的全球消费文化所影响。
2.儒家学者常以天子为传统帝国至高无上之统治者,必须以天下苍生为念,一言一行皆得考虑其对人民不能砖生风行草偃之效。
3.反动派搜刮民财,过着草偃风从的生活,最终走向了覆灭。
4.我略一回顾,自己在解放后写了许多东西,风行草偃,大概可以算是“歌德派”了。
5.想要移风易俗,不能光喊口号,唯有在上位者以身作则才能达到风行草偃的效果。
6.斯则风行草偃,从化无违,导德齐礼,庶几可致。
7.谯纵怙乱,寇窃一隅,王化阻阂,三巴沦溺,公指命偏帅,授以良图,陵波凭湍,致届井络,僭竖伏鑕,梁、岷草偃
8.火焰突然风行草偃地向两边分开,斯蒂芬妮踏火而出。
9.反动派搜刮民财,过着草偃风从的生活,最终走向了覆灭。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10.儒家学者常以天子为传统帝国至高无上之统治者,必须以天下苍生为念,一言一行皆得考虑其对人民不能砖生风行草偃之效。[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草偃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