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儒硕
rú shuò

【拼音】:rú shuò

【注音】:ㄖㄨˊㄕㄨㄛˋ

【结构】:儒(左右结构)硕(左右结构)

【繁体】:儒碩

字义分解
儒硕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博通的学者。儒硕[rúshuò]⒈博通的学者。
引证解释
⒈博通的学者。引唐李绛《请崇国学疏》:“儒硕解散,国学毁废,生徒无鼓篋之志,博士有倚席之讥。”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蹟》:“理宗号为崇尚儒硕,而真魏二贤贬逐不暇,则其为治可知矣。”清邓显鹤《例授修职郎岁贡生邹君墓志铭》:“近时儒硕,又厌薄程朱,务争胜于一名一物,拾末而遗本。”
网络解释
儒硕儒硕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úshuò,是指博通的学者。
综合释义
博通的学者。唐李绛《请崇国学疏》:“儒硕解散,国学毁废,生徒无鼓篋之志,博士有倚席之讥。”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蹟》:“理宗号为崇尚儒硕,而真魏二贤贬逐不暇,则其为治可知矣。”清邓显鹤《例授修职郎岁贡生邹君墓志铭》:“近时儒硕,又厌薄程朱,务争胜于一名一物,拾末而遗本。”
网友释义
儒硕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úshuò,是指博通的学者。
汉语大词典
博通的学者。唐李绛《请崇国学疏》:“儒硕解散,国学毁废,生徒无鼓箧之志,博士有倚席之讥。”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理宗号为崇尚儒硕,而真魏二贤贬逐不暇,则其为治可知矣。”清邓显鹤《例授修职郎岁贡生邹君墓志铭》:“近时儒硕,又厌薄程朱,务争胜于一名一物,拾末而遗本。”
其他释义
1.博通的学者。
儒硕造句
1.志书的编修和审定者,通常是地方的耆儒硕老。
2.而相对于一代鸿儒硕学和书画艺术大师饶宗颐先生的成就而言,潮州人越来越感觉到这座学术馆太小了,难以更加全面地展示先生博大精深的学艺成就。
3.陆晓凯觉得陆大爷这位鸿儒硕学之士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姜桂之性跃然言表。
4.第三个原因,是士大夫阶级好排斥异端,如朱彝尊的《云冈石佛记》,即其一例,宜其湮没千余年,不为通儒硕学所称道。
5.藏书是一种雅好,文风鼎盛,鸿儒硕彦荟萃的苏州,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藏书楼。
6.那王老夫子落第秀才一枚,尽管不是什么鸿儒硕学,却也并非都都平丈之流。
7.每逢佳节,菽庄花园总是高朋满座,鸿儒硕学、骚人墨客在此放歌吟咏,挥毫泼墨。
8.至于文人好名,曾国藩幕中也养了一批“鸿儒硕学”之辈,以满足他们的好名之心,以为他自己服务。
9.西方学者对中国国民性发表过高见的人,不乏鸿儒硕彦。
10.魏氏以来,革命不少,鸿儒硕学,世有名臣。
儒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