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马韩
mǎ hán

【拼音】:mǎ hán

【注音】:ㄇㄚˇㄏㄢˊ

【结构】:马(独体结构)韩(左右结构)

【繁体】:馬韓

字义分解
马韩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国名。三韩之一。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后为百济所灭。马韩[mǎhán]⒈古国名。三韩之一。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后为百济所灭。
引证解释
⒈古国名。三韩之一。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后为百济所灭。引《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晋书·武帝纪》:“﹝太康七年﹞是岁,扶南等二十一国,马韩等十一国遣使来献。”《旧唐书·东夷传·百济》:“百济国,本亦扶餘之别种,尝为马韩之故地。”
网络解释
马韩马韩(前100-300年)是位于古代朝鲜半岛的西南部(忠清·全罗两道)的部落联盟,后被来自高句丽的扶余人征服。高句丽王子温祚率领部下迁徙到马韩,于首尔地区建都慰礼城,创百济国,蚕灭马韩,马韩人沦为社会的被统治居民,并且双方语言不通。在扶余人南下之前,箕子朝鲜末代王箕准因被自己收容的燕国人卫满所推翻,于是带领余部转而征服了半岛南部的三韩,以“辰王”自称并宣布对整个三韩拥有主权,将三韩整合为一个国家辰国,其统治阶级由箕子朝鲜南迁的遗民以及与之文化相近的辰韩人、弁韩人(都是秦朝移民)组成。箕准死后,没有男性后代,三韩人又各自推使己国人为王,半岛南部于是重新分离。经考古发现表明,马韩是三韩中领地最广阔的一个,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整个汉江流域和今南韩京畿道,忠清道和全罗道,全盛时期包括了庆尚道,但后来中国移民迁来,马韩首领将庆尚道割与中国移民居住,因而使建立了弁韩和辰韩。因为马韩文明程度不及中国移民组成的辰韩和弁韩,尚属于部落国家,结构松散,因此迅速被扶余人殖民。以后,辰韩则与弁韩组成新罗国,同百济、高句丽进行了持续数百年的军事对抗。
综合释义
古国名。三韩之一。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后为百济所灭。《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晋书·武帝纪》:“﹝太康七年﹞是岁,扶南等二十一国,马韩等十一国遣使来献。”《旧唐书·东夷传·百济》:“百济国,本亦扶餘之别种,尝为马韩之故地。”
汉语大词典
古国名。三韩之一。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后为百济所灭。《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晋书·武帝纪》:“﹝太康七年﹞是岁,扶南等二十一国,马韩等十一国遣使来献。”《旧唐书·东夷传·百济》:“百济国,本亦扶馀之别种,尝为马韩之故地。”
其他释义
1.古国名。三韩之一。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后为百济所灭。
马韩造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2.右侧一栏,展示的是阿迪达斯、耐克、彪马、捷路、佐丹奴、唐狮、森马、韩都衣舍以及很多不知名的外来第三方品牌。【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3.右侧一栏,展示的是阿迪达斯、耐克、彪马、捷路、佐丹奴、唐狮、森马、韩都衣舍以及很多不知名的外来第三方品牌。【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99177/】
马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