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岌岌
jí jí

【拼音】:jí jí

【繁体】:岌岌

字义分解
岌岌的解释
词语解释
高貌。危急貌。急速貌。用同“汲汲”。急切貌。岌岌[jíjí]⒈高貌。危急貌。急速貌。用同“汲汲”。急切貌。
引证解释
⒈高貌。引《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王逸注:“岌岌,高貌。”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攒峯势岌岌,翊輦气雄雄。”明李东阳《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诗:“诗成画去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⒉危急貌。引《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汉书·韦贤传》:“弥弥其失,岌岌其国。”颜师古注:“岌岌,危动貌。”宋苏轼《东坡志林·秦拙取楚》:“三晋亡,齐盖岌岌矣。”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⒊急速貌。引《文选·潘岳<笙赋>》:“汎淫汜艳,霅燁岌岌。”李周翰注:“霅燁岌岌,急疾貌。”⒋用同“汲汲”。急切貌。引孙中山《社会主义的分析》:“各国社会主义学者,鉴于将来社会革命之祸,岌岌提倡麦克司之学说,主张分配平均,求根本和平之解决。”
网络解释
岌岌岌岌,汉语词汇。
汉语大词典
(1).高貌。《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王逸注:“岌岌,高貌。”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明李东阳《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诗:“诗成画去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2).危急貌。《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汉书·韦贤传》:“弥弥其失,岌岌其国。”颜师古注:“岌岌,危动貌。”宋苏轼《东坡志林·秦拙取楚》:“三晋亡,齐盖岌岌矣。”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3).急速貌。《文选·潘岳〈笙赋〉》:“汎淫汜艳,霅烨岌岌。”李周翰注:“霅烨岌岌,急疾貌。”(4).用同“汲汲”。急切貌。孙中山《社会主义的分析》:“各国社会主义学者,鉴于将来社会革命之祸,岌岌提倡麦克司之学说,主张分配平均,求根本和平之解决。”
国语辞典
高峻的样子。岌岌[jíjí]⒈高峻的样子。引《楚辞·屈原·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诗:「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⒉危险的样子。引《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⒊急速、急切的样子。引《文选·潘岳·笙赋》:「泛淫汜艳,霅晔岌岌。」法语abrupt,trèsdangereux,précaire,périlleux
辞典修订版
高峻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诗:「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危险的样子。《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三国演义.第一零回》:「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急速、急切的样子。《文选.潘岳.笙赋》:「泛淫汜艳,霅晔岌岌。」
辞典简编版
形容情势十分危险。 【造句】岌岌可危
其他释义
〈书〉①形容山势高耸。②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可危ㄧ~不可终日。
岌岌造句
1.土石流倾泻而下,山坡上的房子显得岌岌可危。
2.这栋楼房年久失修,经这场暴风雨袭击,已经岌岌可危了。
3.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让中国经济看上去岌岌可危。
4.崖顶那块石头已经岌岌可危了,要提醒行人多加注意!
5.这件事已岌岌可危了。
6.更多可敬的殖民来到这里,但增长仍岌岌可危。
7.今天公司经营情形已岌岌可危,同仁还要继续闹意见吗?
8.教学楼年久失修,一场暴风雨后,它更加岌岌可危。
9.自岳飞死后,南宋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了。
10.经过大地震,山上土石严重鬆动,情况岌岌可危。
岌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