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普济堂
pǔ jì táng

【拼音】:pǔ jì táng

【注音】:ㄆㄨˇㄐ一ˋㄊㄤˊ

【结构】:普(上下结构)济(左右结构)堂(上下结构)

【繁体】:普濟堂

字义分解
普济堂的解释
词语解释
清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普济堂[pǔjìtáng]⒈清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
引证解释
⒈清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引《清会典事例·户部·收羇穷》:“康熙四十五年,京城广寧门外,士民公建普济堂……凡老疾无依之人,每栖息於此。司其事者,殊为可嘉。”
网络解释
普济堂俗呼“老人堂”,是清末民初民间救济性的会社组织。堂址设在武林门内,专门收养六十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人,名额以千人为限。名额满后,有人报名者写在签上,放竹筒内,俟有死亡空缺,摇签顶补。堂内每五人住房一间,每间房间有字号编列,以备查考。每天供应一日三餐,吃饭处如寺院斋堂,每月吃鱼吃肉小荤数次,平日大众菜一味,准许自备菜。每月准离堂三天,如三天不到,则除名。
综合释义
清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清会典事例·户部·收羇穷》:“康熙四十五年,京城广寧门外,士民公建普济堂……凡老疾无依之人,每栖息於此。司其事者,殊为可嘉。”
汉语大词典
清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清会典事例·户部·收羁穷》:“康熙四十五年,京城广宁门外,士民公建普济堂……凡老疾无依之人,每栖息于此。司其事者,殊为可嘉。”
其他释义
1.清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
普济堂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