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故杀
gù shā

【拼音】:gù shā

【注音】:ㄍㄨˋㄕㄚ

【结构】:故(左右结构)杀(上下结构)

【简体】:故杀

【繁体】:故殺

字义分解
故杀的解释
词语解释
故意杀害(区别于‘误杀’)。故杀[gùshā]⒈故意杀害(区别于‘误杀’)。
引证解释
⒈法律用语。谓故意杀害。与“误杀”相对。引唐白居易《论姚文秀打杀妻状》:“据刑部及大理寺所断,准律非因鬭争,无事而杀者,名为故杀。”《元史·刑法志四》:“诸故杀无罪子孙以诬赖仇人者,以故杀常人论。”《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既杀公公,总是个凌迟!你又何必坐成个故杀呢?”
网络解释
故杀故杀,谓故意出入人罪;故意杀害,与“误杀”相对。
综合释义
法律用语。谓故意杀害。与“误杀”相对。唐白居易《论姚文秀打杀妻状》:“据刑部及大理寺所断,准律非因鬭争,无事而杀者,名为故杀。”《元史·刑法志四》:“诸故杀无罪子孙以诬赖仇人者,以故杀常人论。”《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既杀公公,总是个凌迟!你又何必坐成个故杀呢?”故杀[gùshā]法律上指故意杀人。如:「虽然他辩称是自卫,但经过现场研判,法官仍判定他犯故杀之罪。」
汉语大词典
法律用语。谓故意杀害。与“误杀”相对。唐白居易《论姚文秀打杀妻状》:“据刑部及大理寺所断,准律非因斗争,无事而杀者,名为故杀。”《元史·刑法志四》:“诸故杀无罪子孙以诬赖仇人者,以故杀常人论。”《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既杀公公,总是个凌迟!你又何必坐成个故杀呢?”
国语辞典
法律上指故意杀人,如:「虽然他辩称是自卫,但经过现场研判,法官仍判定他犯故杀之罪。」故杀[gùshā]⒈法律上指故意杀人。例如:「虽然他辩称是自卫,但经过现场研判,法官仍判定他犯故杀之罪。」
近反义词
反义词
故杀造句
1.古者,以仁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於战,不出於仁也。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2.无故杀我,又抢我钗珥,我已告过阎王,命二鬼吏伴我来取命,你反念阿弥陀佛讲和;今宜讨财帛与我并打发鬼伎,方与私休,不然再奏天曹,定来取命。
3.但是为人反复无常初时先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投靠董卓,后又因貂禅之故杀了董卓自立门户。
4.在建城之初的时候,炼器宗的几个结丹修士就立下规矩,在这里修士与普通人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修士不得无故杀害普通人。
5.风家家规,无故杀兄弟者,乃是血亲逆伦大罪。
6.或是因仇恨用手打人,以致于死,那打人的必被治死。他是故杀人的。
7.无论谁故杀人,要凭几个见证人的口把那故杀人的杀了,只是不可凭一个见证的口叫人死。
8.初次杀人,战战兢兢,再而衰,三而盈,彼竭我盈,故杀之。
9.倘若人用铁器打人,以致打死,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10.若用可以打死人的木器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故杀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