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籍记
jí jì

【拼音】:jí jì

【注音】:ㄐ一ˊㄐ一ˋ

【结构】:籍(上下结构)记(左右结构)

【简体】:籍记

【繁体】:籍記

字义分解
籍记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籍记[jíjì]⒈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
引证解释
⒈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晁氏世居都下昭德坊,其家以元祐党人及元符上书籍记,不许入国门者数人,以道其一也。”《宋史·选举志六》:“復用旧制,侍从官受命三日,举官一员自代,中书、门下省籍记姓名,每闕官,即以举状多者进拟。”明唐顺之《叶包庵先生寿序》:“然诸弟子中,固且多显者,若夫精于其业而转相授受者,固已不可籍记矣。”
网络解释
籍记词语解释
综合释义
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晁氏世居都下昭德坊,其家以元祐党人及元符上书籍记,不许入国门者数人,以道其一也。”《宋史·选举志六》:“復用旧制,侍从官受命三日,举官一员自代,中书、门下省籍记姓名,每闕官,即以举状多者进拟。”明唐顺之《叶包庵先生寿序》:“然诸弟子中,固且多显者,若夫精于其业而转相授受者,固已不可籍记矣。”登记。《
汉语大词典
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晁氏世居都下昭德坊,其家以元祐党人及元符上书籍记,不许入国门者数人,以道其一也。”《宋史·选举志六》:“复用旧制,侍从官受命三日,举官一员自代,中书、门下省籍记姓名,每阙官,即以举状多者进拟。”明唐顺之《叶包庵先生寿序》:“然诸弟子中,固且多显者,若夫精于其业而转相授受者,固已不可籍记矣。”
国语辞典
登记。籍记[jíjì]⒈登记。引《宋史·卷一六〇·选举志六》:「嘉定十二年,命监司、守臣举十科政绩所知自代,露章列荐,并籍记审察。」
辞典修订版
登记。《宋史.卷一六零.选举志六》:「嘉定十二年,命监司、守臣举十科政绩所知自代,露章列荐,并籍记审察。」
其他释义
1.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
籍记造句
1.马齿苋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中医古籍记载它有治“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肠炎”的功效,对治疗湿热型痢疾特别适合。
2.据古籍记载,“祭上巳”的活动早在秦汉之前就有了,人们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浴于水滨、举行祓除的祭祀,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卫生保健的一种古俗。
3.据典籍记载,歙砚也称龙尾砚,是“文房四宝”中砚台的最佳代表,因其石材出自江西婺源县龙尾山,原产地在婺源砚山村。
4.据史籍记载,汉成帝微服出游,在其姐姐家遇到一绝代佳人,乃咸阳赵飞燕。
5.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6.一是穷读史书典籍记载,运城及各县方志、党史文献资料,他们大都熟读,以此作为写作的基本依据。
7.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极之日”。
8.古医籍记载松花粉“甘、温、无毒”,有“润心肺、益气、袪风止血、壮颜益志”等功能。
9.据史籍记载,唐时阿拉伯、波斯人来光塔路一带经商,珍货辐辏,熙攘繁盛,蕃客定居生息遂成“蕃坊”。
10.苏州河是黄浦江支流吴淞江上海段的俗称,史籍记载就叫吴江,起源于江苏的吴江县,流经上海的松江县。
籍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