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挦摭
xián zhí

【拼音】:xián zhí

【注音】:ㄒ一ㄢˊㄓˊ

【结构】:挦(左右结构)摭(左右结构)

【繁体】:撏摭

字义分解
挦摭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挦扯。挦摭[xiánzhí]⒈犹挦扯。
引证解释
⒈犹撏撦。参见“撏撦”。引清王士禛等《师友诗传录》:“若撏摭其皮肤,徒为拟议,以成其腐臭耳,何变化之有?”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三》:“若徒撏摭奇字,詰曲其词,务为不可读以骇人耳目,此非真警策也。”
网络解释
挦摭挦摭,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撏撦。
综合释义
犹撏撦。清王士禛等《师友诗传录》:“若撏摭其皮肤,徒为拟议,以成其腐臭耳,何变化之有?”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三》:“若徒撏摭奇字,詰曲其词,务为不可读以骇人耳目,此非真警策也。”参见“撏撦”。
汉语大词典
犹挦扯。清王士禛等《师友诗传录》:“若挦摭其皮肤,徒为拟议,以成其腐臭耳,何变化之有?”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三》:“若徒挦摭奇字,诘曲其词,务为不可读以骇人耳目,此非真警策也。”参见“挦扯”。《汉语大词典》:挦扯(挦扯)  拼音:xiánchě亦作“挦扯”。(1).拉撕剥取。特指在写作中对他人的著作率意割裂,取用。宋刘攽《中山诗话》:“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后进多窃义山语句。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我为诸馆职挦扯至此。’闻者欢笑。”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作“挦扯”。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弘正之学杜者,生吞活剥,以挦扯为家常,此鲁直之隔日疟也。”清宋荦《漫堂说诗》:“顾迩来学宋者,遗其骨理而挦扯其皮毛;弃其精深而描摩其陋劣。”鲁迅《华盖集·答KS君》:“尤其害事的是他似乎后来又念了几篇骈文,没有融化,而急于挦扯,所以弄得文字庞杂。”(2).拿取,囚禁。明屠隆《綵毫记·展武相逢》:“正遇着南北干戈乱似麻,把豪杰挦扯。神龙遭兔罝,忍交那驺虞劘虎牙。”
其他释义
1.犹挦扯。
挦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