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感麟
gǎn lín

【拼音】:gǎn lín

【注音】:ㄍㄢˇㄌ一ㄣˊ

【结构】:感(上下结构)麟(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感麟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孔子对获麟一事的感伤。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见而感伤,曰:'吾道穷矣!'乃因鲁史记作《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获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见《史记.孔子世家》。
基础解释
指孔子对获麟一事的感伤。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见而感伤,曰:/'吾道穷矣!/'乃因鲁史记作《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获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见《史记.孔子世家》。
引证解释
⒈指孔子对获麟一事的感伤。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引孔子见而感伤,曰:“吾道穷矣!”乃因鲁史记作《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获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见《史记·孔子世家》。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故余以为感麟而作,作起获麟,则文止於所起,为得其实。”
网络解释
感麟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
综合释义
指孔子对获麟一事的感伤。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见而感伤,曰:“吾道穷矣!”乃因鲁史记作《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获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见《史记·孔子世家》。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故余以为感麟而作,作起获麟,则文止於所起,为得其实。”
汉语大词典
指孔子对获麟一事的感伤。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见而感伤,曰:“吾道穷矣!”乃因鲁史记作《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获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见《史记·孔子世家》。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故余以为感麟而作,作起获麟,则文止于所起,为得其实。”
其他释义
1.指孔子对获麟一事的感伤。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见而感伤,曰:'吾道穷矣!'乃因鲁史记作《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获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见《史记.孔子世家》。
感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