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息民
xī mín

【拼音】:xī mín

【注音】:ㄒ一ㄇ一ㄣˊ

【结构】:息(上下结构)民(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息民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谓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息民[xīmín]⒈谓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基础解释
谓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引证解释
⒈谓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引《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於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汉贾谊《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敝。”唐柳宗元《非国语下·祀》:“夫祀……自息民以下,咸无足取焉尔。”清鲁一同《秦论》:“秦之强不强於惠孝之耕战,而强於景哀之息民。”孙中山《致国民党员书》:“其所主张,以为今之所务,惟在保境息民。”
网络解释
息民息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īmín,是指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综合释义
谓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於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汉贾谊《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敝。”唐柳宗元《非国语下·祀》:“夫祀……自息民以下,咸无足取焉尔。”清鲁一同《秦论》:“秦之强不强於惠孝之耕战,而强於景哀之息民。”孙中山《致国民党员书》:“其所主张,以为今之所务,惟在保境息民。”
汉语大词典
谓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汉贾谊《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敝。”唐柳宗元《非国语下·祀》:“夫祀……自息民以下,咸无足取焉尔。”清鲁一同《秦论》:“秦之强不强于惠孝之耕战,而强于景哀之息民。”孙中山《致国民党员书》:“其所主张,以为今之所务,惟在保境息民。”
息民造句
1.近讨公孙?……百姓疲敝……宜务农息民,……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舡,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
2.此生为男儿郎,为国,保境息民、金戈铁甲;为家,踵事增华、发扬光大。
3.陈炯明的这个想法孙中山可不认同,他认为陈炯明保境息民是割据一隅的军阀作风,是要不得的。
4.吾莅事五年,虽未能息民,然含垢匿瑕,朝为寇仇,夕委心膂,粗无负于新旧,事任公平,坦然无类,初不容怀,有所损益。
5.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患,土司无惶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稍可宽舒,一举而数利存焉。
6.托德:当然,你可以用面包和财富平息民众,但那只是暂时的。
7.一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强,而寇戎不宾,缉熙不足,未之有也。
8.唯江南之立国也固矣,杨、徐、李阅三姓,而保境息民之谋不改。
9.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当天盛传该行监事长段青山亦被带走的消息,民生银行同时公布的另一份公告间接予以澄清。
10.据此信息,民警判断该盗窃案极可能为熟人作案,遂对当日5时至14时的小区视频监控进行调取并甄审。
息民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