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牍背
dú bèi

【拼音】:dú bèi

【注音】:ㄉㄨˊㄅㄟˋ

【结构】:牍(左右结构)背(上下结构)

【繁体】:牘背

字义分解
牍背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基础解释
意思是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引证解释
⒈《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引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牘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宋苏轼《韩子华石淙庄》诗:“絳侯百万兵,尚畏书牘背。”清钱谦益《洮河石砚歌》:“岂知飞檄磨厓手,牘背相随狱吏书。”
网络解释
牍背牍背(牍背)
综合释义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牘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宋苏轼《韩子华石淙庄》诗:“絳侯百万兵,尚畏书牘背。”清钱谦益《洮河石砚歌》:“岂知飞檄磨厓手,牘背相随狱吏书。”
汉语大词典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宋苏轼《韩子华石淙庄》诗:“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清钱谦益《洮河石砚歌》:“岂知飞檄磨厓手,牍背相随狱吏书。”
牍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