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陈情表
chén qíng biǎo

【拼音】:chén qíng biǎo

【注音】:ㄔㄣˊㄑ一ㄥˊㄅ一ㄠˇ

【结构】:陈(左右结构)情(左右结构)表(上下结构)

【简体】:陈情表

【繁体】:陳情表

字义分解
陈情表的解释
词语解释
散文篇名。西晋李密作。李密,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出仕蜀国。蜀亡后,晋武帝召他任官,他以祖母年老需照顾为由,上表推辞。文中陈述了作者少年孤苦、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语气恳切、婉转,富有感染力。陈情表[chénqíngbiǎo]⒈散文篇名。西晋李密作。李密,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出仕蜀国。蜀亡后,晋武帝召他任官,他以祖母年老需照顾为由,上表推辞。文中陈述了作者少年孤苦、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语气恳切、婉转,富有感染力。
基础解释
散文篇名。
引证解释
⒈晋时李密作《陈情表》,表中婉转地陈述了为孝养祖母,不能接受朝廷的征召。后因以《陈情表》泛指向朝廷提出辞官归隐孝养父母的呈文。引唐白居易《和我年》之三:“何当闕下来,同拜《陈情表》。”明冯惟敏《端正好·徐我亭归田》套曲:“老太君近九十,老尊堂多半百,寿萱重茂光三代。祖孙空切《陈情表》,母子遥悬《陟屺》怀。”清黄遵宪《题黄佐廷赠尉遗像》诗:“不如乌鸟《陈情表》,生属猴年寄母书。”
网络解释
陈情表《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综合释义
散文篇名。唐白居易《和我年》之三:“何当闕下来,同拜《陈情表》。”明冯惟敏《端正好·徐我亭归田》套曲:“老太君近九十,老尊堂多半百,寿萱重茂光三代。祖孙空切《陈情表》,母子遥悬《陟屺》怀。”清黄遵宪《题黄佐廷赠尉遗像》诗:“不如乌鸟《陈情表》,生属猴年寄母书。”
汉语大词典
晋时李密作《陈情表》,表中婉转地陈述了为孝养祖母,不能接受朝廷的征召。后因以《陈情表》泛指向朝廷提出辞官归隐孝养父母的呈文。唐白居易《和我年》之三:“何当阙下来,同拜《陈情表》。”明冯惟敏《端正好·徐我亭归田》套曲:“老太君近九十,老尊堂多半百,寿萱重茂光三代。祖孙空切《陈情表》,母子遥悬《陟屺》怀。”清黄遵宪《题黄佐廷赠尉遗像》诗:“不如乌鸟《陈情表》,生属猴年寄母书。”
国语辞典
文章名。晋李密撰。以祖母刘氏年老,上表晋武帝,请准其暂不任官,以便居家孝养年迈祖母。陈情表[chénqíngbiǎo]⒈文章名。晋李密撰。以祖母刘氏年老,上表晋武帝,请准其暂不任官,以便居家孝养年迈祖母。
陈情表造句
1.确切地说,此类报道像是一道道联翩而至的“陈情表”,试图说服有关部门,让“汉字叔叔”留在中国。
2.读《李陵答苏武书》而不痛哭者,非忠臣;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非孝子。
3.就是这封“陈情表”引起热议。
4.真是应了西晋李密《陈情表》的那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话了。
5.相对来说,李密《陈情表》中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