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庖鼎
páo dǐng

【拼音】:páo dǐng

【结构】:庖(半包围结构)鼎(半包围结构)

【简体】:庖鼎

【繁体】:庖鼎

【拼音】:páo dǐng

字义分解
庖鼎的解释
词语解释
《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庖鼎[páodǐng]⒈《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
引证解释
⒈因以“庖鼎”喻贤臣。引《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宋书·前废帝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
网络解释
庖鼎《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宋书·前废帝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
网友释义
庖鼎,读音páodǐng,汉语词语,意思是喻贤臣。
汉语大词典
《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宋书·前废帝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
国语辞典
传说伊尹为劝说商汤,亲自带著烹调器担任厨子,以求亲近。见《韩非子.难言》。后比喻为贤臣。庖鼎[páodǐng]⒈传说伊尹为劝说商汤,亲自带著烹调器担任厨子,以求亲近。见《韩非子·难言》。后比喻为贤臣。引《宋书·卷七·前废帝本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有劬日昃,无忘昧旦。」
辞典修订版
传说伊尹为劝说商汤,亲自带着烹调器担任厨子,以求亲近。见《韩非子.难言》。后比喻为贤臣。《宋书.卷七.前废帝本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有劬日昃,无忘昧旦。」
其他释义
1.《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
庖鼎造句
1.思所以仰宣遗烈,俯弘景祚,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有劬日昃,无忘昧旦。
庖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