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百行
bǎi xíng

【拼音】:bǎi xíng

【注音】:ㄅㄞˇㄒ一ㄥˊ

【结构】:百(上下结构)行(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百行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各种品行。百行[bǎixíng]⒈各种品行。
引证解释
⒈各种品行。引《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説也”汉郑玄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旧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妾岂爱一身,误君百行。”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宽、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网络解释
百行百行,汉语词汇。基本含义:各种品行、德行。
综合释义
各种品行。《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説也”汉郑玄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旧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妾岂爱一身,误君百行。”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宽、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网友释义
百行,汉语词汇。拼音:bǎixíng详细解释:各种品行、德行。《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汉郑玄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旧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妾岂爱一身,误君百行。”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宽、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汉语大词典
各种品行。《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汉郑玄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旧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妾岂爱一身,误君百行。”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宽、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其他释义
1.各种品行。
百行造句
1.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2.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出自: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3.孝顺传家孝是宝,孝顺温和孝味甘。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为人若是不知孝,比那鸟兽还可怜!百行万善孝为首,孝字是福的根源。祝你幸福。
4.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5.可是你今天你身上穿戴着衣冠,高坐谈论着礼义,讲尽了五常的道理,说遍了百行的要旨,即使是人世间的圣贤豪杰也有些不如你,更不必说江河中的鳞介之类了。
6.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昔文帝问侍中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
7.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8.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9.认为,孝顺父母,尊重兄长,是为人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
10.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
百行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