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两许
liǎng xǔ

【拼音】:liǎng xǔ

【注音】:ㄌ一ㄤˇㄒㄨˇ

【结构】:两(独体结构)许(左右结构)

【繁体】:兩許

字义分解
两许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犹两可。2.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两许[liǎngxǔ]⒈犹两可。⒉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
基础解释
犹两可。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
引证解释
⒈犹两可。引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前论云时日非盛王所有,故吾问惟戊之事。今不答惟戊果是非,而曰所诫劝,此復两许之言也。”⒉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参阅《后汉书·许劭传》。引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
网络解释
两许拼音liǎngxǔ
综合释义
犹两可。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前论云时日非盛王所有,故吾问惟戊之事。今不答惟戊果是非,而曰所诫劝,此復两许之言也。”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参阅《后汉书·许劭传》。
网友释义
拼音liǎngxǔ解释1.犹两可。2.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1.犹两可。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前论云时日非盛王所有,故吾问惟戊之事。今不答惟戊果是非,而曰所诫劝,此复两许之言也。”2.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参阅《后汉书·许劭传》。
汉语大词典
(1).犹两可。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前论云时日非盛王所有,故吾问惟戊之事。今不答惟戊果是非,而曰所诫劝,此复两许之言也。”(2).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参阅《后汉书·许劭传》。
两许造句
1.例如片中用刀专家玩刀一场,和港产片半斤八两许冠杰在小巴玩刀一幕一模一样,结局打斗戏的镜头运用,则令人想起唐山大兄最后格斗一场的好些情节。
两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