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备具
bèi jù

【拼音】:bèi jù

【注音】:ㄅㄟˋㄐㄨˋ

【结构】:备(上下结构)具(上下结构)

【简体】:备具

【繁体】:備具

字义分解
备具的解释
词语解释
备具bèijù。(1)齐备。备具[bèijù]⒈齐备。例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英prepared;geteverythingready;
基础解释
齐备
引证解释
⒈齐备;完备。引《左传·襄公十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吕氏春秋·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宋王禹偁《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李氏割据,百官备具,去就终始,公得其所。”清朱仕琇《溪音序》:“今读所补琴操古歌益渊邃,正变备具。”
网络解释
备具备具是汉语词语,指齐备,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综合释义
齐备;完备。《左传·襄公十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吕氏春秋·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宋王禹偁《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李氏割据,百官备具,去就终始,公得其所。”清朱仕琇《溪音序》:“今读所补琴操古歌益渊邃,正变备具。”具备、悉备、完备也。《左传·襄公十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战国·齐策》:「东西南北,莫敢不来服,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韩非子·十过》:「寡人行城郭及五官之藏,皆不备具,吾将何以应敌。」;《管子·立政》:「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史记·司马相如传》:「百官备具。」
汉语大词典
齐备;完备。《左传·襄公十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吕氏春秋·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宋王禹偁《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李氏割据,百官备具,去就终始,公得其所。”清朱仕琇《溪音序》:“今读所补琴操古歌益渊邃,正变备具。”
其他解释
具备、悉备、完备也。《左传·襄公十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战国·齐策》:「东西南北,莫敢不来服,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韩非子·十过》:「寡人行城郭及五官之藏,皆不备具,吾将何以应敌。」;《管子·立政》:「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史记·司马相如传》:「百官备具。」
其他释义
1.齐备;完备。
备具造句
1.古代大量的藏书题跋内容丰富,见解精到,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媒介储备是大学作为突出文化载体的特点,这些文化媒介储备具有精专新深等特征。
3.在分批聚合中制备具有均匀组成的共聚物,提出了为控制共聚物组成在反应过程中补加单体的计算方法。
4.根据设备驱动程序的不同,如果设备具有缓冲区,可能需要使用一个缓冲区的拷贝。
5.汴梁国子监刻书,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后代刻书的典范。
6.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
7.公司粮机制造厂设计制造的预榨机、蒸炒锅、烘干机设备,具有热效率高、机械效率高、产量大等特点。
8.的确,战略储备具有商业储备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
9.用它制作的各种输变电、电器装备,具有节约材料、减低电耗、减低装备温升、提高安全性的特点。产品可替代进口。
10.用它制作的各种输变电、电器装备,具有节约材料、减低电耗、减低装备温升、提高安全性的特点。
备具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