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卑下
bēi xià

【拼音】:bēi xià

【注音】:ㄅㄟㄒ一ㄚˋ

【词性】:形容词。

【结构】:卑(上下结构)下(独体结构)

【简体】:卑下

【繁体】:卑下

字义分解
卑下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卑下bēixià。(1)低矮;低洼。(2)地位、品格等低下。卑下[bēixià]⒈低矮;低洼。英low;⒉地位、品格等低下。例屈居卑下。英lowanddegrading;humble;
基础解释
1.低洼、低矮。2.低贱的身分或地位。3.轻视、看不起。地位、品格等低下。4.谦敬;退让。5.指晚辈。6.地位、品格等低下。
引证解释
⒈低矮;低洼。引《汉书·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汉书·沟洫志》:“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防去河二十五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县土卑下,泽多陂池。”元刘壎《隐居通议·封禅义》:“梁父者,泰山之支山,卑下者也。”⒉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引《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史记·外戚世家》:“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於臣,父不能得之於子,况卑下乎?”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鬱不伸,以挫以去以死。”⒊以为卑下。犹鄙视、看不起。引《史记·货殖列传》:“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僕,物之理也。”《汉书·盖宽饶传》:“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晋书·刑法志》:“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⒋谦敬;退让。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王伯祥注:“卑下宾客:谦恭自下,延揽宾客。”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记》:“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汾、郑三郡司马。”明归有光《书张贞女死事》:“恶少中有胡巖,最桀黠,羣党皆卑下之,从其指使。”⒌指晚辈。引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子孙皆曰:‘续寿自远有之,非此将何以展卑下孝敬之心?’”⒍低下;低劣。引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国初名手,推戴文进,然气格卑下已甚。”廖仲恺《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于是内地生活困难,不得已而赴外国,既而外亦取缔华人入口甚苛,由是我人之生活遂愈趋卑下了。”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一节:“他恨张孔;又满肚懊恼,觉得自己说话太蠢,恨自己无聊、卑下。”徐迟《牡丹》三:“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无法看下去。”
网络解释
卑下卑下是一个汉语词汇,
释义
1.低矮;低洼。2.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3.以为卑下。犹鄙视、看不起。4.谦敬;退让。5.指晚辈。6.低下;低劣。
综合释义
低矮;低洼。《汉书·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汉书·沟洫志》:“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防去河二十五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县土卑下,泽多陂池。”元刘壎《隐居通议·封禅义》:“梁父者,泰山之支山,卑下者也。”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史记·外戚世家》:“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於臣,父不能得之於子,况卑下乎?”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鬱不伸,以挫以去以死。”以为卑下。鄙视、看不起。《史记·货殖列传》:“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僕,物之理也。”《汉书·盖宽饶传》:“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晋书·刑法志》:“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谦敬;退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王伯祥注:“卑下宾客:谦恭自下,延揽宾客。”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记》:“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汾、郑三郡司马。”明归有光《书张贞女死事》:“恶少中有胡巖,最桀黠,羣党皆卑下之,从其指使。”指晚辈。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子孙皆曰:‘续寿自远有之,非此将何以展卑下孝敬之心?’”低下;低劣。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国初名手,推戴文进,然气格卑下已甚。”廖仲恺《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于是内地生活困难,不得已而赴外国,既而外亦取缔华人入口甚苛,由是我人之生活遂愈趋卑下了。”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一节:“他恨张孔;又满肚懊恼,觉得自己说话太蠢,恨自己无聊、卑下。”徐迟《牡丹》三:“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无法看下去。”
网友释义
卑下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品格、风格等)低下。
汉语大词典
(1).低矮;低洼。《汉书·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汉书·沟洫志》:“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防去河二十五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县土卑下,泽多陂池。”元刘埙《隐居通议·封禅义》:“梁父者,泰山之支山,卑下者也。”(2).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史记·外戚世家》:“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3).以为卑下。犹鄙视、看不起。《史记·货殖列传》:“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汉书·盖宽饶传》:“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晋书·刑法志》:“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4).谦敬;退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王伯祥注:“卑下宾客:谦恭自下,延揽宾客。”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记》:“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汾、郑三郡司马。”明归有光《书张贞女死事》:“恶少中有胡岩,最桀黠,群党皆卑下之,从其指使。”(5).指晚辈。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子孙皆曰:‘续寿自远有之,非此将何以展卑下孝敬之心?’”(6).低下;低劣。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三》:“国初名手,推戴文进,然气格卑下已甚。”廖仲恺《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于是内地生活困难,不得已而赴外国,既而外亦取缔华人入口甚苛,由是我人之生活遂愈趋卑下了。”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一节:“他恨张孔;又满肚懊恼,觉得自己说话太蠢,恨自己无聊、卑下。”徐迟《牡丹》三:“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无法看下去。”
国语辞典
低洼、低矮。卑下[bēixià]⒈低洼、低矮。引《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注》:「县土卑下,泽多陂地。」近卑微⒉低贱的身分或地位。引《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反高尚崇高⒊轻视、看不起。引《淮南子·人间》:「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坐者皆属目卑下之。」英语base,low法语bas,méprisable
辞典修订版
低洼、低矮。《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注》:「县土卑下,泽多陂地。」低贱的身分或地位。《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轻视、看不起。《淮南子.人间》:「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坐者皆属目卑下之。」
辞典简编版
低贱的身分或地位。 【造句】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卑下,就妄自菲薄。
其他释义
①(品格、风格等)低下:素质~。②(地位)低微:身分~。
近反义词
卑下造句
1.薛涛虽然出身卑下,却有林下风气,所以她的诗词受到人们的喜爱。
2.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3.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4.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而是能够克服卑下的情操。罗曼·罗兰。
5.高大威猛,英俊但不嚣张,谦逊但不卑下!桑柔,你拾到啦!
6.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
7.他屡次搭救他们,他们却设谋背逆,因自己的罪孽降为卑下
8.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
9.而教育未遍,民智卑下,其所素习者。
10.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卑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