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无道
wú dào

【拼音】:wú dào

【注音】:ㄨˊㄉㄠˋ

【结构】:无(独体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简体】:无道

【繁体】:無道

字义分解
无道的解释
词语解释
无道wúdào。(1)暴虐,没有德政。无道[wúdào]⒈暴虐,没有德政。例伐无道。——《史记·陈涉世家》英brutal;cruel;tyrannical;
基础解释
暴虐,没有德政伐无道。——《史记·陈涉世家》
引证解释
⒈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引《论语·季氏》:“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唐刘知几《史通·疑古》:“﹝瞀光﹞辞曰:‘吾闻之,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⒉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后汉书·李固传》:“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说唐》第二八回:“当今皇帝无道,欺娘弑父,鴆兄图嫂,嫉贤害忠。”⒊泛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引《史记·太史公自序》:“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王祥﹞性至孝,继母朱氏遇之无道,祥愈恭谨。”⒋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引《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於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后汉书·冯衍传上》:“攘除祸乱,诛灭无道,一朞之间,天下大定。”《封神演义》第九四回:“今天下诸侯共伐无道,正为天下洗此凶残,救民於水火耳!”⒌没有说;莫道。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昭仪﹞以大婢羊子等赐予业等各且十人,以慰其意,属无道我家过失。”⒍没有办法。引晋葛洪《抱朴子·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王莽之徒,生其姦变。”
网络解释
无道(汉语词汇)无道,汉语词汇。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
综合释义
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论语·季氏》:“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唐刘知几《史通·疑古》:“﹝瞀光﹞辞曰:‘吾闻之,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后汉书·李固传》:“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说唐》第二八回:“当今皇帝无道,欺娘弑父,鴆兄图嫂,嫉贤害忠。”泛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史记·太史公自序》:“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王祥﹞性至孝,继母朱氏遇之无道,祥愈恭谨。”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於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后汉书·冯衍传上》:“攘除祸乱,诛灭无道,一朞之间,天下大定。”《封神演义》第九四回:“今天下诸侯共伐无道,正为天下洗此凶残,救民於水火耳!”没有说;莫道。《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昭仪﹞以大婢羊子等赐予业等各且十人,以慰其意,属无道我家过失。”没有办法。晋葛洪《抱朴子·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王莽之徒,生其姦变。”无道[wúdào]国政不修、社会混乱。《礼记.檀弓下》:「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国君无德,不行正道。《书经.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没有说、不说。《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没有方法。《抱朴子.外篇.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王莽之徒,生其奸变。」无道[wúdào]形容君主或权贵者不行正道。 【造句】暴虐无道
汉语大词典
(1).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论语·季氏》:“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唐刘知几《史通·疑古》:“﹝瞀光﹞辞曰:‘吾闻之,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2).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后汉书·李固传》:“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说唐》第二八回:“当今皇帝无道,欺娘弑父,鸩兄图嫂,嫉贤害忠。”(3).泛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史记·太史公自序》:“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王祥﹞性至孝,继母朱氏遇之无道,祥愈恭谨。”(4).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后汉书·冯衍传上》:“攘除祸乱,诛灭无道,一期之间,天下大定。”《封神演义》第九四回:“今天下诸侯共伐无道,正为天下洗此凶残,救民于水火耳!”(5).没有说;莫道。《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昭仪﹞以大婢羊子等赐予业等各且十人,以慰其意,属无道我家过失。”(6).没有办法。晋葛洪《抱朴子·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王莽之徒,生其奸变。”
国语辞典
国政不修、社会混乱。无道[wúdào]⒈国政不修、社会混乱。引《礼记·檀弓下》:「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⒉国君无德,不行正道。引《书经·武成》:「今商王受,无道。」⒊没有说、不说。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⒋没有方法。引《抱朴子·外篇·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王莽之徒,生其奸变。」
辞典修订版
国政不修、社会混乱。《礼记.檀弓下》:「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国君无德,不行正道。《书经.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没有说、不说。《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没有方法。《抱朴子.外篇.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王莽之徒,生其奸变。」
辞典简编版
形容君主或权贵者不行正道。 【造句】暴虐无道
其他释义
1.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2.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3.泛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4.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5.没有说;莫道。6.没有办法。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无道造句
1.学术造假毕竟躲在暗处,还有着一定的理屈心虚,但学术中伤却把学术无道德赤裸化、恶劣化。
2.湖北省广水市法院暗黑无道不顾百姓死活。
3.听老人家如此般说,欧阳青松觉他说的不无道理,大有见地,不禁暗暗点头不已。
4.高浩从椅中立起,一掌打落棺盖,只见里面躺着拓跋无道的尸体,身首分离,两眼圆整,死相狰狞。
5.“我无耻?”叶无道好笑道,“我不光无耻,还卑鄙下流龌龊流氓没有品味没有人性不学无术,是一头标准的色狼,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败家子,是一个见到女人就想把她抱上床的花花公子!”。烽火戏诸侯。
6.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7.五百年后是孔子,穷得叮当响,照样身板挺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8.谢了!我相信我们青帮还是有能力管好这些事情的,没有必要劳动你们无道会的大驾!
9.所谓忠诚。就如叶无道所说。不过是被出卖者用作换取更大利益地卑微筹码罢了。
1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无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