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扶颠
fú diān

【拼音】:fú diān

【注音】:ㄈㄨˊㄉ一ㄢ

【结构】:扶(左右结构)颠(左右结构)

【繁体】:扶顛

字义分解
扶颠的解释
词语解释
扶持危局。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基础解释
扶持危局。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引证解释
⒈扶持危局。引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倒。”《后汉书·祭祀志下》“语在《章纪》”刘昭注引《东观书》:“章帝初即位,赐东平王苍书曰:‘……公卿议驳,今皆并送。及有可以持危扶颠,宜勿隐。’”唐杜甫《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明李东阳《吊颜鲁公词》:“争射利以卖国,孰扶颠而救伤?”
网络解释
扶颠扶颠,扶持危局。语本《论语·季氏》有记载。
网友释义
在商代的奴隶和奴隶主之间,有一种自由民,即《盘庚篇》所谓“蓄民”,是介于商代社会的中间层次,是商代等级制度中的一个显著特征。
汉语大词典
扶持危局。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倒。”《后汉书·祭祀志下》“语在《章纪》”刘昭注引《东观书》:“章帝初即位,赐东平王苍书曰:‘……公卿议驳,今皆并送。及有可以持危扶颠,宜勿隐。’”唐杜甫《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明李东阳《吊颜鲁公词》:“争射利以卖国,孰扶颠而救伤?”
扶颠造句
1.夫锄暴剪恶,大顺也;拯顺扶颠,大义也;出民水火,大仁也;兴灭继绝,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
扶颠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