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疾徐
jí xú

【拼音】:jí xú

【注音】:ㄐ一ˊㄒㄨˊ

【结构】:疾(半包围结构)徐(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疾徐的解释
词语解释
快慢。疾徐[jíxú]⒈快慢。
引证解释
⒈快慢。引《周礼·夏官·大司马》:“辨鼓鐸鐲鐃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淮南子·泰族训》:“故寒暑燥溼,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清戴名世《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朱自清《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读白话文该和宣读文件一般,自然也讲究疾徐高下。”
网络解释
疾徐疾徐,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快慢。《周礼·夏官·大司马》:“辨鼓鐸鐲鐃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淮南子·泰族训》:“故寒暑燥溼,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清戴名世《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朱自清《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读白话文该和宣读文件一般,自然也讲究疾徐高下。”
汉语大词典
快慢。《周礼·夏官·大司马》:“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淮南子·泰族训》:“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清戴名世《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朱自清《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读白话文该和宣读文件一般,自然也讲究疾徐高下。”
其他释义
1.快慢。
疾徐造句
1.“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2.线的生命就在形成某种节奏,在静的形中蓄着动态的势,欣赏者随着线条的流走顿挫飞扬轻重疾徐的变化感觉到生命的舞蹈。
3.而《醉渔唱晚》时而坦荡潇洒,时而跌宕疏放,松紧快慢、轻重疾徐,变化无穷。
4.轻重疾徐之间,笔力浑厚,堪能扛鼎。
5.小到肉眼看都看不清,拿放大镜看,那些字居然还富于轻重疾徐的书法韵味。
6.先生有一个习惯,当晨光初露时,他一手持帖,一手持长锋,饱蘸面盆中洗过脸的水,躬身悬臂,在水泥地或大青砖上,轻重疾徐,收放藏露,运化得游刃有余。
7.红蜻蜓在莲花池中轻盈地掠过水面。它们悠悠地盘旋,或低或高,或远或近,忽然,蜻蜓又像离弦的箭向远方飞去,但不会飞得太远,而是静静地落在荷叶上,草尖上,翔驻无声,疾徐有致。
8.用笔布墨,有枯有湿,轻重疾徐,庄柔兼济。
9.且节制多,则人心不一;人心不一,则号令不行;号令不行,则进退难必;进退难必,则疾徐失宜;疾徐失宜,则机会不及;机会不及,则气势自衰。
10.高低紧慢按宫商,吐雪喷珠;轻重疾徐依格调,敲金戛玉。
疾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