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御侮
yù wǔ

【拼音】:yù wǔ

【注音】:ㄩˋㄨˇ

【词性】:动词。

【结构】:御(左右结构)侮(左右结构)

【繁体】:禦侮

字义分解
御侮的解释
词语解释
御侮yùwǔ。(1)抵抗外来欺侮。御侮[yùwǔ]⒈抵抗外来欺侮。英resistforeignaggression;
基础解释
(动)抵抗外来侵略。
引证解释
⒈谓抵御外侮。引《孔丛子·论书》:“自吾得由也,恶言不至於门,是非御侮乎!”《周书·魏玄传》:“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衝,足方驾于前烈。”宋胡铨《上高宗封事》:“有如虏骑长驱,尚能折衝御侮乎!”邹韬奋《经历》三二:“我们要积极提倡民族统一战线,来抢救我们的国家,要全国团结御侮,一致对外。”⒉指武臣。引《诗·大雅·緜》:“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衝曰御侮。”孔颖达疏:“御侮者,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敌人之衝突者,是能扞御侵侮,故曰御侮也。”《汉书·王莽传中》:“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犇走,諫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是为四友。”《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吕延济注:“宠章,谓封侯也。御侮,谓为驃骑。”宋苏轼《赐王文郁银绢奖谕敕书》:“汝以御侮之才,当专城之寄。”
网络解释
御侮御侮,汉语词汇。
释义
1、谓抵御外侮。2.指武臣。
综合释义
谓抵御外侮。《孔丛子·论书》:“自吾得由也,恶言不至於门,是非御侮乎!”《周书·魏玄传》:“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衝,足方驾于前烈。”宋胡铨《上高宗封事》:“有如虏骑长驱,尚能折衝御侮乎!”邹韬奋《经历》三二:“我们要积极提倡民族统一战线,来抢救我们的国家,要全国团结御侮,一致对外。”指武臣。《诗·大雅·緜》:“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衝曰御侮。”孔颖达疏:“御侮者,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敌人之衝突者,是能扞御侵侮,故曰御侮也。”《汉书·王莽传中》:“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犇走,諫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是为四友。”《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吕延济注:“宠章,谓封侯也。御侮,谓为驃骑。”宋苏轼《赐王文郁银绢奖谕敕书》:“汝以御侮之才,当专城之寄。”
汉语大词典
(1).谓抵御外侮。《孔丛子·论书》:“自吾得由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周书·魏玄传》:“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宋胡铨《上高宗封事》:“有如虏骑长驱,尚能折冲御侮乎!”邹韬奋《经历》三二:“我们要积极提倡民族统一战线,来抢救我们的国家,要全国团结御侮,一致对外。”(2).指武臣。《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孔颖达疏:“御侮者,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敌人之冲突者,是能捍御侵侮,故曰御侮也。”《汉书·王莽传中》:“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是为四友。”《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吕延济注:“宠章,谓封侯也。御侮,谓为骠骑。”宋苏轼《赐王文郁银绢奖谕敕书》:“汝以御侮之才,当专城之寄。”
国语辞典
抵御外侮。《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羽传》:「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周书.卷四三.李延孙等传.史臣曰》:「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也作「御侮」。御侮[yùwǔ]⒈抵御外侮。也作「御侮」。引《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羽传》:「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周书·卷四三·李延孙等传·史臣曰》:「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⒉武臣。引《诗经·大雅·绵》:「余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
其他释义
1.谓抵御外侮。2.指武臣。
御侮造句
1.随着民族危机的一步步加深,救亡御侮成为当时两国人民都要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
2.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
3.桂良、花沙纳无外交才,唯唯诺诺以外,无他技也,若曾、胡二公,文足安邦,武能御侮,清之不亡,赖有此耳。
4.父老兄弟诸姑姊妹相与庀糇粮,输财物,所以厚军实抚战士者,无不至民族御侮精神于以发皇。
5.若曾、胡二公,文足安邦,武能御侮,清之不亡,赖有此耳。
6.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
7.中国武术以其突出的格杀功能,在民族抗争史上发挥着抗暴御侮、保家卫国的重要作用。
8.万众一心、同心协力、共同御侮的社会大团结精神;勇往直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
9.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并建母弟,开国承家,故能藩屏大宗,御侮厌难。
10.太傅上庸王,明德茂亲,光辅王室;车骑大将军吴王,雄略冠世,折冲御侮,其余文武,率皆称职,英才济济,野无遗贤。
御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