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醒寤xǐngwù。(1)觉醒明白。
基础解释
见/'醒悟/',(动)从迷惑、错误中清醒、觉悟过来。[反]迷惑|糊涂。
引证解释
⒈见“醒悟”。
汉语大词典
见“醒悟”。《汉语大词典》:醒悟 拼音:xǐngwù亦作“醒寤”。(1).谓从麻醉、昏迷、睡眠等状态中清醒过来。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醒寤之后,不识所言。”《法华经·信解品》:“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定必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唐元稹《出门行》:“一朝龙醒寤,本问偷珠事。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备。”(2).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汉王充《论衡·佚文》:“赵佗王南越,倍主灭使,不从汉制……陆贾说以汉德,惧以帝威,心觉醒悟,蹶然起坐。”《朱子语类》卷十八:“‘积习既多,自当脱然有贯通处’,乃是零零碎碎凑合将来,不知不觉,自然醒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田妃恍然醒悟:这首诗对女子确有点不吉利。”
其他释义
1.见'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