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乘流
chéng liú

【拼音】:chéng liú

【注音】:ㄔㄥˊㄌ一ㄡˊ

【结构】:乘(镶嵌结构)流(左右结构)

【简体】:乘流

【繁体】:乘流

字义分解
乘流的解释
词语解释
1.顺着水流。2.指顺应社会潮流。3.谓凭借江河。流,水流,河流。4.犹乘舟。5.谓继承传统。乘流[chéngliú]⒈顺着水流。⒉指顺应社会潮流。⒊谓凭借江河。流,水流,河流。⒋犹乘舟。⒌谓继承传统。
基础解释
顺着水流。指顺应社会潮流。谓凭借江河。流,水流,河流。犹乘舟。谓继承传统。
引证解释
⒈顺着水流。引汉枚乘《七发》:“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南史·梁武帝纪上》:“四更中无雨而水暴长,众军乘流齐进。”唐张志和《渔父》词之二:“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⒉指顺应社会潮流。引汉贾谊《鵩鸟赋》:“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唐崔曙《送薛据州之宋州》诗:“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⒊谓凭借江河。流,水流,河流。引《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吴蜀二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⒋犹乘舟。引唐李白《姑熟溪》诗:“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唐薛能《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诗:“驱马復乘流,何时发虎丘?”⒌谓继承传统。引《文选·扬雄<长杨赋>》:“逮至圣文,随风乘流,方垂意於至寧。”李善注:“随风乘流,言顺从高祖之风流也。”
网络解释
乘流乘流,出处汉枚乘《七发》,即顺着水流
综合释义
顺着水流。汉枚乘《七发》:“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南史·梁武帝纪上》:“四更中无雨而水暴长,众军乘流齐进。”唐张志和《渔父》词之二:“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指顺应社会潮流。汉贾谊《鵩鸟赋》:“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唐崔曙《送薛据州之宋州》诗:“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谓凭借江河。流,水流,河流。《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吴蜀二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犹乘舟。唐李白《姑熟溪》诗:“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唐薛能《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诗:“驱马復乘流,何时发虎丘?”谓继承传统。《文选·扬雄<长杨赋>》:“逮至圣文,随风乘流,方垂意於至寧。”李善注:“随风乘流,言顺从高祖之风流也。”乘流[chéngliú]顺着水流。《文选.枚乘.七发》:「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乘流[chéngliú]利用江河、水流。《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今吴、蜀二贼,非徒自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
网友释义
乘流,出处汉枚乘《七发》,即顺着水流
汉语大词典
(1).顺着水流。汉枚乘《七发》:“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南史·梁武帝纪上》:“四更中无雨而水暴长,众军乘流齐进。”唐张志和《渔父》词之二:“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2).指顺应社会潮流。汉贾谊《鵩鸟赋》:“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唐崔曙《送薛据州之宋州》诗:“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3).谓凭借江河。流,水流,河流。《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吴蜀二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4).犹乘舟。唐李白《姑熟溪》诗:“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唐薛能《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诗:“驱马复乘流,何时发虎丘?”(5).谓继承传统。《文选·扬雄〈长杨赋〉》:“逮至圣文,随风乘流,方垂意于至宁。”李善注:“随风乘流,言顺从高祖之风流也。”
国语辞典
顺著水流。乘流[chéngliú]⒈顺著水流。引《文选·枚乘·七发》:「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⒉利用江河、水流。引《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今吴、蜀二贼,非徒自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
辞典修订版
顺着水流。《文选.枚乘.七发》:「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利用江河、水流。《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今吴、蜀二贼,非徒自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
乘流造句
1.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2.高不可登,深不可测,乘流光,策飞景,凌六虚,贯涵溶。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68395/造句网
3.高不可登,深不可测,乘流光,策飞景,凌六虚,贯涵溶。[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68395/乘流造句]
乘流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