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发逆
fà nì

【拼音】:fà nì

【注音】:ㄈㄚㄋ一ˋ

【结构】:发(独体结构)逆(半包围结构)

【繁体】:髮逆

字义分解
发逆的解释
词语解释
清朝统治者对太平天国起义军的蔑称。发逆[fānì]⒈清朝统治者对太平天国起义军的蔑称。
引证解释
⒈清朝统治者对太平天囯起义军的蔑称。引《清史稿·文宗纪》:“胜保奏:髮逆伪英王陈玉成窜店埠、梁园,直扑定远。”《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法华乡志·兵燹》:“先是二月初十日髮逆陷金陵后,各属戒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文中有‘髮逆’字,故当为清咸丰、同治时书。”
网络解释
发逆蓄发令和剃发令都是针对发式而颁布的政令,取向和最后的结果并不相同,但推广手段和实施过程却十分相似;在社会各阶层中产生的影响也颇为相近,既有逢迎者,又有反抗者。
综合释义
清朝统治者对太平天囯起义军的蔑称。《清史稿·文宗纪》:“胜保奏:髮逆伪英王陈玉成窜店埠、梁园,直扑定远。”《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法华乡志·兵燹》:“先是二月初十日髮逆陷金陵后,各属戒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文中有‘髮逆’字,故当为清咸丰、同治时书。”发逆[fànì]
汉语大词典
清朝统治者对太平天国起义军的蔑称。《清史稿·文宗纪》:“胜保奏:发逆伪英王陈玉成窜店埠、梁园,直扑定远。”《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法华乡志·兵燹》:“先是二月初十日发逆陷金陵后,各属戒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文中有‘发逆’字,故当为清咸丰、同治时书。”
其他释义
1.清朝统治者对太平天国起义军的蔑称。
发逆造句
1.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和其他烈士组织成立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从江都出发,逆江而上,广泛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动员民众抗日工作。
发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