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六代
liù dài

【拼音】:liù dài

【注音】:ㄌ一ㄡˋㄉㄞˋ

【结构】:六(独体结构)代(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六代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黄帝﹑唐﹑虞﹑夏﹑殷﹑周。指唐﹑虞﹑夏﹑殷﹑周﹑汉。指夏﹑殷﹑周﹑秦﹑汉﹑魏。三国魏曹冏有《六代论》﹐论夏﹑殷﹑周﹑秦﹑汉﹑魏兴衰之由。六代[liùdài]⒈指黄帝、唐、虞、夏、殷、周。⒉指唐、虞、夏、殷、周、汉。⒊指夏、殷、周、秦、汉、魏。三国魏曹冏有《六代论》,论夏、殷、周、秦、汉、魏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⒋指三国吴、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陈。
引证解释
⒈指黄帝、唐、虞、夏、殷、周。引《晋书·乐志上》:“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昔黄帝作《云门》,尧作《咸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殷作《大濩》,周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章炳麟《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⒉指唐、虞、夏、殷、周、汉。引《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胡三省注:“六代,唐、虞、夏、商、周、汉。”⒊指夏、殷、周、秦、汉、魏。三国魏曹冏有《六代论》,论夏、殷、周、秦、汉、魏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引《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曹冏论之当矣。”⒋指三国吴、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陈。引唐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清顾炎武《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北固雪,艇迷京口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鲁迅《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网络解释
六代(晋书·乐志)黄帝、唐、虞、夏、殷、周
综合释义
指黄帝、唐、虞、夏、殷、周。《晋书·乐志上》:“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昔黄帝作《云门》,尧作《咸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殷作《大濩》,周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章炳麟《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指唐、虞、夏、殷、周、汉。《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胡三省注:“六代,唐、虞、夏、商、周、汉。”指夏、殷、周、秦、汉、魏。三国魏曹冏有《六代论》,论夏、殷、周、秦、汉、魏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曹冏论之当矣。”指三国吴、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陈。唐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清顾炎武《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北固雪,艇迷京口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鲁迅《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汉语大词典
(1).指黄帝、唐、虞、夏、殷、周。《晋书·乐志上》:“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昔黄帝作《云门》,尧作《咸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殷作《大濩》,周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章炳麟《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陀。”(2).指唐、虞、夏、殷、周、汉。《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历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胡三省注:“六代,唐、虞、夏、商、周、汉。”(3).指夏、殷、周、秦、汉、魏。三国魏曹囧有《六代论》,论夏、殷、周、秦、汉、魏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曹囧论之当矣。”(4).指三国吴、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陈。唐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清顾炎武《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北固雪,艇迷京口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鲁迅《无题》诗之一:“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其他释义
1.指黄帝﹑唐﹑虞﹑夏﹑殷﹑周。2.指唐﹑虞﹑夏﹑殷﹑周﹑汉。3.指夏﹑殷﹑周﹑秦﹑汉﹑魏。三国魏曹冏有《六代论》﹐论夏﹑殷﹑周﹑秦﹑汉﹑魏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4.指三国吴﹑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陈。
六代造句
1.国庆长假即将结束,鉴于你假日期间的优秀表现,本人特颁发给你六个奖项:长假幸福奖、开心微笑奖、平安出游奖、休息健康奖、祝福传递奖、万事顺利奖,“六”代表顺的意思,愿你事业顺利,爱情顺利,事事都顺利!
2.鉴于你假日期间的优秀表现,本人特颁发给你六个奖项:长假幸福奖、开心微笑奖、平安出游奖、休息健康奖、祝福传递奖、万事顺利奖,“六”代表顺的意思,愿你事业顺利,爱情顺利,事。
3.此外由达摩而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以至惠能次第传承六代
4.想到这他又觉得不可能,香雪林在江湖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惮赫千里,香雪大印世传百年历经两任道长四任城主,从张果道人六代香火延续至今,令世人高山仰止。
5.其研发的最新款爱仕达电压力煲,就采用了第六代超导热复合铜内胆,能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立体同步升温效果,加热更加均匀。
6.宋至和二年,赵宋朝廷再次施恩,孔丘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是为衍圣公之始。
7.翼南牌坊位于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云书院的雅草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子孙永享”四字,系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
8.天朝自从由第六代皇帝楚天倾接手,便一改前朝的颓废临危,在他仁民爱物,恪勤匪懈的圣明治理下,已是四海升平,国富民强。
9.鲁是一只肥硕而可爱的熊猫,是一家跆拳道馆的第六代传人。
10.南京古称金陵,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这里的夜景极具“山水城林”的古都特色。
六代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