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六家
liù jiā

【拼音】:liù jiā

【简体】:六家

【繁体】:六家

字义分解
六家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⒉ 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⒊ 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六家[liùjiā]⒈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⒉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⒊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
基础解释
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指史书之六种体裁。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
引证解释
⒈ 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⒉ 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引: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⒊ 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引:唐玄宗《<孝经>序》:“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飜、刘劭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⒈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⒉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引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⒊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引唐玄宗《<孝经>序》:“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飜、刘劭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
综合释义
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唐玄宗《<孝经>序》:“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飜、刘劭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六家[liùjiā]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
汉语大词典
(1).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2).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3).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唐玄宗《〈孝经〉序》:“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劭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
国语辞典
⒈ 学术的流别,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见《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⒉ 史书的六种体裁,有《尚书》的记言体、《春秋》的记事体、《左传》的编年体、《国语》的国别体、《史记》的通史纪传体、《汉书》的断代纪传体。见唐·刘知几《史通·卷一·六家》。六家[liùjiā]⒈学术的流别,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见《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⒉史书的六种体裁,有《尚书》的记言体、《春秋》的记事体、《左传》的编年体、《国语》的国别体、《史记》的通史纪传体、《汉书》的断代纪传体。见唐·刘知几《史通·卷一·六家》。英语Sixschoolsofpre-Hanphilosophy,asanalyzedby司馬談|司马谈[Si1ma3Tan2](儒家[Ru2jia1],道家[Dao4jia1],陰陽|阴阳[yin1yang2],法家[Fa3jia1],名家[Ming2jia1],and墨家[Mo4jia1])​
辞典修订版
学术的流别,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见《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史书的六种体裁,有《尚书》的记言体、《春秋》的记事体、《左传》的编年体、《国语》的国别体、《史记》的通史纪传体、《汉书》的断代纪传体。见唐.刘知几《史通.卷一.六家》。
其他释义
1.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2.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3.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
六家造句
1.线人有时收入也挺多,尤其是出租司机,本来就穿梭在大街小巷,看到线索了,江阳市六家报纸的电话挨个打一圈,积少成多也是一二百块。
2.自从三十年前到花香山来成了肖家的媳妇后就没干过好事,成天搬弄是非,搅得小小的只有四十一个人的花香山鸡犬不宁,同时三天两头的挑灯拨火,不少让六家人吵嘴打架。
3.长沙的湘江西岸咸家湖畔发现的象鼻嘴一号墓和陡壁山一号墓都是典型的黄肠题凑,所以说邵庄以前是盗墓者无疑,并非第六家公司的人。
4.近日,平江街道城管执法中队清理了北园路六家废品铝合金经营点。
5.福特注意到,斯巴鲁和丰田、本田一道,在风声鹤唳的第四季度,成为仅有的六家市场份额提升的公司之一。
6.启动虚拟推演系统,目标荣阳星域凯尔特公司、多佳公司、弦高公司、雷能兄弟公司、三一重工等六家公司。
7.安徽金龙源化工是金石集团并购的第六家,也是跨省并购的第三家化工企业。
8.那年那营子加上老王头就那么五六家,二十来口子人,过个年全营子凑一块儿上炕过炕梢都富余。
9.我们知道,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仅就儒家的书籍就说过“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穷年不能究其礼”。 
10.六家纷纷介绍了一下自己家族的外助,已经在炼体境接近顶峰的他们,都是从这一届灵蕴学院招收的学员中笼络来的!实力绝对高于表面。
六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