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史汉
shǐ hàn

【拼音】:shǐ hàn

【注音】:ㄕˇㄏㄢˋ

【结构】:史(独体结构)汉(左右结构)

【繁体】:史漢

字义分解
史汉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史记》《汉书》的并称。史汉[shǐhàn]⒈《史记》《汉书》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史记》《汉书》的并称。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唐高适《遇卢明府有赠》诗:“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尝见董对客犹谈説《史》《汉》,评隲迁固短长,亹亹不少休。”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三国志》在《史》《汉》的经验基础上完成,号为良史。”
网络解释
史汉史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ǐhàn,意思是《史记》《汉书》的并称。
综合释义
《史记》《汉书》的并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唐高适《遇卢明府有赠》诗:“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尝见董对客犹谈説《史》《汉》,评隲迁固短长,亹亹不少休。”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三国志》在《史》《汉》的经验基础上完成,号为良史。”《汉书》和中国历史上的另一部史学著作《史记》一起,被并称为“史汉”。它们犹如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两颗闪亮的明珠,照耀着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
网友释义
shǐhànㄕㄧˇㄏㄢˋ史汉《史记》《汉书》的并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唐高适《遇卢明府有赠》诗:“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尝见董对客犹谈说《史》《汉》,评隲迁固短长,亹亹不少休。”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三国志》在《史》《汉》的经验基础上完成,号为良史。”
汉语大词典
《史记》《汉书》的并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唐高适《遇卢明府有赠》诗:“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明姚士磷《见只编》卷上:“尝见董对客犹谈说《史》《汉》,评骘迁固短长,亹亹不少休。”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三国志》在《史》《汉》的经验基础上完成,号为良史。”
其他释义
1.《史记》《汉书》的并称。
史汉造句
1.韵书是研究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史,尤其是汉语韵书史最直接的文献资料。
2.后世文人读古文,写古文,是高雅的事,其所谓古文者,不是典谟训诰,甚至也不是左国史汉,其根源,尤其是心法,倒在韩、欧那里。
3.漆桥已有2000年历史,汉代以前称“南陵”,公元前3年,汉哀帝当朝丞相平当为避王莽之乱,隐居此地建漆桥,平当的石像如今还在。
4.本课题的研究为汉藏比较语言学提供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语料,同时,对汉语词汇史、汉藏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作了一定的探索。【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史汉造句】
史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