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冠帽
guān mào

【拼音】:guān mào

【注音】:ㄍㄨㄢㄇㄠˋ

【结构】:冠(上下结构)帽(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冠帽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帽子。冠帽[guānmào]⒈即帽子。
引证解释
⒈即帽子。《晋书·谢万传》:“尝与蔡系送客於征虏亭,与蔡争言。引系推万落牀,冠帽倾脱。”《南史·王僧祐传》:“服闋,髮落略尽,殆不立冠帽。”《金瓶梅词话》第四四回:“不一时,西门庆进来,戴着冠帽,已带七八分酒了。”
网络解释
冠帽冠帽,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帽子。
综合释义
即帽子。《晋书·谢万传》:“尝与蔡系送客於征虏亭,与蔡争言。系推万落牀,冠帽倾脱。”《南史·王僧祐传》:“服闋,髮落略尽,殆不立冠帽。”《金瓶梅词话》第四四回:“不一时,西门庆进来,戴着冠帽,已带七八分酒了。”冠帽[guānmào]
汉语大词典
即帽子。《晋书·谢万传》:“尝与蔡系送客于征虏亭,与蔡争言。系推万落床,冠帽倾脱。”《南史·王僧祐传》:“服阕,发落略尽,殆不立冠帽。”《金瓶梅词话》第四四回:“不一时,西门庆进来,戴着冠帽,已带七八分酒了。”
其他释义
1.即帽子。
冠帽造句
1.埃及法老头戴白色冠帽
2.白鹅浑身的羽毛像雪一样白,头上戴着一顶红冠帽,一双黑豆般的小眼睛被细细的桔黄色边包围着,细细的脖子一伸一伸的,大翅膀一扇一扇的,走起来一摇一摆的,像在跳芭蕾舞。
3.凝目而视,见眼前少女虽作书生打扮,此际冠帽已失,长发云落,湿衣沾体,明月清辉透过树梢,匀在她脸上,正值破瓜之年,眉目如画,清丽脱俗,实是一位绝色佳人。
4.而从冠帽形制来看,与明代典籍中所载的明代官员燕居时所戴的翼善、忠静冠基本符合。
5.法冠帽顶有三或四道边的硬方帽,尤为罗马天主教教士所戴,牧师戴黑色,主教戴紫色,红衣主教戴红色。
6.将宋友亮簇拥到房中,帮他穿衣打扮,大红新郎装,冠帽上,还插上两只镀金的帽花,随着宋友亮的脚步,轻轻地颤动着。
7.其细别的各种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大帽、圆帽、鹅帽、唐巾、席帽等,可达数十种。
8.传统的帽子叫做冠帽,这样的着装包含特殊含义。
9.本文根据蕃人俑在冠帽发式上的差异,将西安地区的蕃人俑分为三期24型,洛阳地区分为三期12型。
10.法冠帽顶有三或四道边的硬方帽,尤为罗马天主教教士所戴,牧师戴黑色,主教戴紫色,红衣主教戴红色。(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冠帽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