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本言
běn yán

【拼音】:běn yán

【注音】:ㄅㄣˇ一ㄢˊ

【结构】:本(独体结构)言(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本言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原来说。2.犹言这些言论。本言[běnyán]⒈原来说。⒉犹言这些言论。
基础解释
原来说。犹言这些言论。
引证解释
⒈原来说。引《墨子·尚同中》:“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则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北史·李元忠传》:“﹝元忠﹞谓门者曰:‘本言公招延儁杰,今闻国士到门,不能吐哺輟洗,其人可知。还吾刺,勿復通也。’”⒉犹言这些言论。引章炳麟《文学说例》:“盖胜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网络解释
本言【词语】:本言
综合释义
原来说。《墨子·尚同中》:“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则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北史·李元忠传》:“﹝元忠﹞谓门者曰:‘本言公招延儁杰,今闻国士到门,不能吐哺輟洗,其人可知。还吾刺,勿復通也。’”犹言这些言论。章炳麟《文学说例》:“盖胜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汉语大词典
(1).原来说。《墨子·尚同中》:“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则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北史·李元忠传》:“﹝元忠﹞谓门者曰:‘本言公招延俊杰,今闻国士到门,不能吐哺辍洗,其人可知。还吾刺,勿复通也。’”(2).犹言这些言论。章炳麟《文学说例》:“盖胜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本言造句
1.本言公招延俊杰,今闻国士到门,不吐哺辍洗,其人可知,还吾刺,勿通也!
2.他拿着书本,言语充满了醋劲儿,白了楼中棠一眼,朝门口走去。
3.易感到心思烦乱,莎拉在一边聒噪的说话根本言不入耳,手上机械地磨刀,不知道过了多久,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一下,惊得他差点割破手指。
4.那时我正在昏头昏脑地看一本言情小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行为,起初我吓了一跳。
5.该书还是本言子儿小说,书中引用了一些成语,古诗词,以及谚语,歇后语,本地方言,顺口溜,民谣,历史典故等(以下统称为言子儿)。
6.有几位日本朋友,我和他们根本言语不通,只能用汉字笔谈,却也因下棋而成为朋友。【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本言造句】
本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