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口实
kǒu shí

【拼音】:kǒu shí

【注音】:ㄎㄡˇㄕˊ

【结构】:口(独体结构)实(上下结构)

【简体】:口实

【繁体】:口實

字义分解
口实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口实kǒushí。(1)话柄。口实[kǒushí]⒈话柄。例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国语·楚语下》英handle;causeforgossip;
基础解释
(书)(名)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找个~替自己开脱。
引证解释
⒈口中食物。引《易·颐》:“自求口实。”孔颖达疏:“求其口中之实也。”高亨注:“须自求口中之食物。”引申为食品。亦指饮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明勑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李贤注引《汉官仪》:“口实,膳羞之事也。”《魏书·夏侯道迁传》:“好言宴,务口实,京师珍羞,罔不毕有。”⒉指俸禄。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杜预注:“臣不徒求禄,皆为社稷。”⒊古代俸禄皆以米计,故又借指为粮食。引《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且关中之人百餘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胡三省注:“口实,谓粮食也。”⒋古代死者入殓时口中所含之物。引《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何休注:“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汉刘向《说苑·修文》:“口实曰唅……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贝,庶人以穀实。”⒌谓经常议论、诵读的内容。引《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孔传:“恐来世论道我放天子常不去口。”《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太祖好《左氏春秋》,太子承旨讽诵,以为口实。”⒍引申为定论。引宋苏洵《仲兄字文甫说》:“昔者君子之处於世……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清李楷《<嵞山集>序》:“乃世所援以为口实者: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予窃以为不然。”⒎指话柄;谈笑的资料。引唐刘知几《史通·因习》:“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録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宋孔平仲《续世说·排调》:“举朝嗤笑,以为口实。”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九章:“前年躲警报在桤木沟同陈登云开过玩笑的那回事,不就是拿她--这个满身苕气的女人做过口实吗?”⒏借口。引《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其无乃不堪任命,而翦为仇讎?”杜预注:“口实,但有其言而已。”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书》:“今吾师以一身之谤,易大局之安,固其宜耳,然使后之任事者,得借重望以为口实,是国家之患,方自今日始矣。”鲁迅《<二心集>序言》:“宋末有所谓‘通虏’,清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网络解释
口实口实,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口中食物。《易·颐》:“自求口实。”孔颖达疏:“求其口中之实也。”高亨注:“须自求口中之食物。”引申为食品。亦指饮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明勑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李贤注引《汉官仪》:“口实,膳羞之事也。”《魏书·夏侯道迁传》:“好言宴,务口实,京师珍羞,罔不毕有。”指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杜预注:“臣不徒求禄,皆为社稷。”古代俸禄皆以米计,故又借指为粮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且关中之人百餘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胡三省注:“口实,谓粮食也。”古代死者入殓时口中所含之物。《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何休注:“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汉刘向《说苑·修文》:“口实曰唅……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贝,庶人以穀实。”谓经常议论、诵读的内容。《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孔传:“恐来世论道我放天子常不去口。”《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太祖好《左氏春秋》,太子承旨讽诵,以为口实。”引申为定论。宋苏洵《仲兄字文甫说》:“昔者君子之处於世……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清李楷《<嵞山集>序》:“乃世所援以为口实者: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予窃以为不然。”指话柄;谈笑的资料。唐刘知几《史通·因习》:“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録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宋孔平仲《续世说·排调》:“举朝嗤笑,以为口实。”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九章:“前年躲警报在桤木沟同陈登云开过玩笑的那回事,不就是拿她--这个满身苕气的女人做过口实吗?”借口。《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其无乃不堪任命,而翦为仇讎?”杜预注:“口实,但有其言而已。”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书》:“今吾师以一身之谤,易大局之安,固其宜耳,然使后之任事者,得借重望以为口实,是国家之患,方自今日始矣。”鲁迅《<二心集>序言》:“宋末有所谓‘通虏’,清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网友释义
口实,指话柄;谈话的资料。见《易·颐》:“自求口实。”孔颖达疏:“求其口中之实也。”
汉语大词典
(1).口中食物。《易·颐》:“自求口实。”孔颖达疏:“求其口中之实也。”高亨注:“须自求口中之食物。”引申为食品。亦指饮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明敕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李贤注引《汉官仪》:“口实,膳羞之事也。”《魏书·夏侯道迁传》:“好言宴,务口实,京师珍羞,罔不毕有。”(2).指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杜预注:“臣不徒求禄,皆为社稷。”(3).古代俸禄皆以米计,故又借指为粮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且关中之人百馀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胡三省注:“口实,谓粮食也。”(4).古代死者入殓时口中所含之物。《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何休注:“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汉刘向《说苑·修文》:“口实曰唅……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5).谓经常议论、诵读的内容。《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孔传:“恐来世论道我放天子常不去口。”《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太祖好《左氏春秋》,太子承旨讽诵,以为口实。”(6).引申为定论。宋苏洵《仲兄字文甫说》:“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清李楷《〈嵞山集〉序》:“乃世所援以为口实者: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予窃以为不然。”(7).指话柄;谈笑的资料。唐刘知几《史通·因习》:“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录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宋孔平仲《续世说·排调》:“举朝嗤笑,以为口实。”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九章:“前年躲警报在桤木沟同陈登云开过玩笑的那回事,不就是拿她--这个满身苕气的女人做过口实吗?”(8).借口。《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其无乃不堪任命,而剪为仇雠?”杜预注:“口实,但有其言而已。”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书》:“今吾师以一身之谤,易大局之安,固其宜耳,然使后之任事者,得借重望以为口实,是国家之患,方自今日始矣。”鲁迅《〈二心集〉序言》:“宋末有所谓‘通虏’,清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国语辞典
粮食。口实[kǒushí]⒈粮食。引《易经·颐卦》:「自求口实。」晋·江统〈徙戎论〉:「且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⒉俸禄。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⒊谈话、批评的内容、资料或依据。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近话柄
辞典修订版
粮食。《易经.颐卦》:「自求口实。」晋.江统〈徙戎论〉:「且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谈话、批评的内容、资料或依据。《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辞典简编版
谈话、批评的内容、资料或依据。 【造句】待人处事只要坦然真诚,就不必害怕落人口实。
其他释义
〈书〉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贻人~。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口实造句
1.要开战可以,但千万不能先开炮,以免落人口实。(镜头一转,按太后教导先挨打的普通木质舰船没等到还手,就被被命中击沉。
2.张之洞兴奋得不得了,亲拟谢恩折子,得意忘形,自命为“敢忘八表经营”的话,一时传为口实,而挖苦他最厉害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堂兄张之万。
3.已有的大坝溃口实测流量过程线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4.韩家内部不为所知的竞争,让许多人都窥觊他的位子,这平白无故贻人口实,没准教习的位子都堪忧。
5.我们说话办事要讲信誉,不要贻人口实
6.该接口包含一个方法,该方法接受一个参数来对接口实现中的消息进行一些处理。
7.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
8.同时,还要帮助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9.但是,借助悲情事件扩大影响力,甚至募捐,却容易落人口实
10.“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曾国藩。 
口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