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闭户
bì hù

【拼音】:bì hù

【注音】:ㄅ一ˋㄏㄨˋ

【结构】:闭(半包围结构)户(独体结构)

【繁体】:閉戶

字义分解
闭户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闭户[bìhù]⒈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
引证解释
⒈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引《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李善注引《楚国先贤传》:“孙敬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清张穆《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於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
网络解释
闭户闭户,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李善注引《楚国先贤传》:“孙敬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清张穆《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於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
汉语大词典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李善注引《楚国先贤传》:“孙敬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清张穆《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于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
其他释义
1.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
闭户造句
1.回陛下,张连峰任职期间,仁爱于民,仁孝治民,所管辖临淮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年年赋税超额完成,在泗州内算是头筹的县府。
2.解放了,社会安定,很快就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新气氛。
3.当然,如果法制建设到位,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环境安定,夜不闭户,路无拾遗,什么防身武器都没了市场。
4.“板桥非闭户读书者,长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
5.天还傍晚的时候,他家就关门闭户,悄无声息了。
6.唐朝鼎盛时期,人们常常夜不闭户
7.阳虚者,需保暖,故常关门闭户,厚衣重被,卷屈俯卧。
8.在和平年代,假如所有公民都能守住常德,诚信自律友善不偷不抢不贪,真正实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心情舒畅,家家安居乐业,试问,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吗?
9.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10.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闭户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