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年时
nián shí

【拼音】:nián shí

【注音】:ㄋ一ㄢˊㄕˊ

【结构】:年(独体结构)时(左右结构)

【简体】:年时

【繁体】:年時

字义分解
年时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年头儿2.往年。去年:他们是~才结婚的。年时[niánshí]⒈当年,往年时节。⒉岁月;年代。⒊方言。去年。⒋指历法的年月时日。⒌年头,年份。
基础解释
1.年头儿2.往年。
引证解释
⒈当年,往年时节。引晋王羲之《杂帖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復可耳。”唐卢殷《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元张可久《庆东原·春思》曲:“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刘国钧《月词》:“伤心最是当前景,不似年时共倚阑。”⒉岁月;年代。引晋陆机《梁甫吟》:“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徵。”《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与造年时邈絶,世不相及,无復藉闻。”《魏书·寇讚传》:“苻坚僕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一:“虽说年时久了,但毫无损坏。”⒊方言。去年。引明孔尚任《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章炳南晏甬《钟万财起家》第一场:“年时个也同我那烟杆子汉种了两垧谷子,临后叫乱草欺了苗,谷穗子长得象指头大。”⒋指历法的年月时日。引宋叶适《徐德操<春秋解>序》:“《春秋》名经而实史也,专於经则理虚而无证,专於史则事碍而不通,所以难也。年时闰朔,禘郊庙制,理之纲条,不专於史也。”⒌年头,年份。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则一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就租个富户人家的房子住下了。”
网络解释
年时(词语概念)年时,这一词语在我国西北各省区(陕西为代表)方言中常见,表达去年的意思就用这一词语。另外山东省个别县也有用。
综合释义
年代。《晋书.卷九一.儒林传.范弘之传》:「与浩年时邈绝,世不相及,无复藉闻。」。年时[niánshíniánshi]当年、昔日。唐.卢殷〈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元.冯子振〈鹦鹉曲.赭肩腰斧〉曲:「记年时雪断溪桥,脱度前湾归去。」。年时[niánshíniánshi]年龄。《梁书.卷三八.朱异传》:「窃见钱塘朱异,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年时[niánshíniánshi]年头。《初刻拍案惊奇.第三三回》:「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
网友释义
年时,这一词语在我国西北各省区(陕西为代表)方言中常见,表达去年的意思就用这一词语。另外山东省个别县也有用。在这一词古诗词中更为常见,如卢挚《清平乐》:“年时寒食,直到清明节。草草杯盘聊自适,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年时”即“去年”,陕西人一览便晓。又如,《花草粹编》三,曹元庞《十二时》词:“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这里“年时”与“清明”句相应,诗人感慨世事无常,物故人非。今年春色依旧,年时盛景难现。这一词应该发源于陕西,陕西的方言在古代是官话即雅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现在的陕西方言中仍存好多古文言用语,尤其是陕西关中一带的方言,许多古体诗用现在的普通话读根本不押韵,但是用关中话竟全能押韵,比如《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其中的“色”如果按普通话发“se”音,没法押韵,按陕西话发“sěi“音,才能和陕西话“黑”押韵。杜甫《梦李白》:“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尤疑照颜色。水深破浪阔,天使蛟龙得。”其中的测,黑,色,得,都必须用陕西话来读才能押韵.按陕西话,测读cei,黑读hei,色读sei,得读dei,全诗才能押韵。山西晋中一带“黑”字读作he,按山西晋中方言也能押韵。
汉语大词典
(1).当年,往年时节。晋王羲之《杂帖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耳。”唐卢殷《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元张可久《庆东原·春思》曲:“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刘国钧《月词》:“伤心最是当前景,不似年时共倚阑。”(2).岁月;年代。晋陆机《梁甫吟》:“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徵。”《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与造年时邈绝,世不相及,无复藉闻。”《魏书·寇赞传》:“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一:“虽说年时久了,但毫无损坏。”(3).方言。去年。明孔尚任《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章炳南晏甬《钟万财起家》第一场:“年时个也同我那烟杆子汉种了两垧谷子,临后叫乱草欺了苗,谷穗子长得象指头大。”(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宋叶适《徐德操〈春秋解〉序》:“《春秋》名经而实史也,专于经则理虚而无证,专于史则事碍而不通,所以难也。年时闰朔,禘郊庙制,理之纲条,不专于史也。”(5).年头,年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则一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就租个富户人家的房子住下了。”
国语辞典
年代。年时[niánshí]⒈年代。引《晋书·卷九一·儒林传·范弘之传》:「与浩年时邈绝,世不相及,无复藉闻。」⒉当年、昔日。引唐·卢殷〈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元·冯子振〈鹦鹉曲·赭肩腰斧〉曲:「记年时雪断溪桥,脱度前湾归去。」⒊年龄。引《梁书·卷三八·朱异传》:「窃见钱塘朱异,年时尚少,德备老成。」⒋年头。引《初刻拍案惊奇·第三三回》:「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
辞典修订版
年代。《晋书.卷九一.儒林传.范弘之传》:「与浩年时邈绝,世不相及,无复藉闻。」当年、昔日。唐.卢殷〈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元.冯子振〈鹦鹉曲.赭肩腰斧〉曲:「记年时雪断溪桥,脱度前湾归去。」年龄。《梁书.卷三八.朱异传》:「窃见钱塘朱异,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年头。《初刻拍案惊奇.第三三回》:「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
其他释义
1.当年,往年时节。2.岁月;年代。3.方言。去年。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5.年头,年份。
年时造句
1.不到两三年时间,忧患成病,药石无灵,卒之呜呼哀哉,撒手尘寰了。
2.少年时的我们,因为未经人世风霜雨雪,不懂命运的流转沧桑,所以不会哀矜勿喜,不会对黄小玫、夏洛那样的人有一点点宽容和理解。
3.是谁遗忘了你们,那些伴我们童年的野果子,你们被遗忘而发霉的背后是我们的悲哀不是么?我真的很难过,实事竟变,就像被我们遗忘的童年时光,有时候长大并不是一件好事,是么?
4.父亲的爱有些苦,少年时候不清楚,挨打挨骂家常菜,错把父亲当老虎,长大以后才顿悟,父亲原来是松鼠,打我望我行更远,骂我望我路更宽。
5.每年,时节一到,个个花苞一举展开,从高到低,颜色由深至浅,团团簇簇,挨挨挤挤,郁郁葱葱,高矮错落,参差不齐,亭亭玉立,个个争奇斗艳,似火炬熊熊燃烧,把一块土地“妆”得像块锦毯。
6.不过高帅富为了追求刘芳琪和表示真心,大学四年时间里没有和任何刘芳琪以外的女生有过暧昧,更是对那些主动投怀送抱的女生视而不见。
7.在老年时,会有许多闲暇的时间,去计算那过去的日子,把我们手里永久丢失了的东西,在心里爱抚着。
8.青少年时代的光阴是最宝贵的,应该倍加爱惜。
9.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10.如果知道光阴的易逝而珍贵爱惜,不作无谓的伤感,并向着自己应做的事业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时代一点也不把时光滥用,那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将来必然是会成功的。
年时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