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太室
tài shì

【拼音】:tài shì

【注音】:ㄊㄞˋㄕˋ

【结构】:太(独体结构)室(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太室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大室”。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太室[tàishì]⒈亦作“大室”。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
引证解释
⒈亦作“大室”。⒉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引《书·洛诰》:“王入太室祼。”孔传:“太室,清庙。”孔颖达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杜预注:“大庙之室。”⒊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引《左传·昭公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陆德明释文:“大室即中岳嵩高山也,在豫州。”《史记·楚世家》:“幽王为太室之盟。”裴駰集解引杜预曰:“太室,中岳也。”
网络解释
太室1.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2.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
综合释义
亦作“大室”。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书·洛诰》:“王入太室祼。”孔传:“太室,清庙。”孔颖达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杜预注:“大庙之室。”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左传·昭公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陆德明释文:“大室即中岳嵩高山也,在豫州。”《史记·楚世家》:“幽王为太室之盟。”裴駰集解引杜预曰:“太室,中岳也。”太室[tàishì]
汉语大词典
亦作“大室”。(1).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书·洛诰》:“王入太室祼。”孔传:“太室,清庙。”孔颖达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杜预注:“大庙之室。”(2).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左传·昭公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陆德明释文:“大室即中岳嵩高山也,在豫州。”《史记·楚世家》:“幽王为太室之盟。”裴骃集解引杜预曰:“太室,中岳也。”
其他释义
1.亦作'大室'。2.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3.山名。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
太室造句
1.中岳庙在太室山下,它背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枚子岗,群山环抱,风景优美。
2.忽闻锦衣飞至,疑窦丛生,又登太室,云烟过眼。
3.中英文简介中岳庙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位于河南登封。
4.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位于河南登封。
5.古人游访嵩山太室,莫不以登峻极峰为美谈。
6.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太室山峻极峰。
7.华山离我们太室山多远,少室山离太室山多远?如果少林真的打定主意灭掉我们嵩山,等他们赶来,我们都被挫骨扬灰好几遍了。
8.?宏旧汉仪曰:已葬,收主,为木函,藏庙太室中西壁坎中,去地六尺一寸,祭则立主于坎下。
9.中岳庙购乐学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位于河南登封.
10.?宏旧汉仪曰:已葬,收主,为木函,藏庙太室中西壁坎中,去地六尺一寸,祭则立主于坎下。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太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