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供养
gōng yǎng

【拼音】:gōng yǎng

【繁体】:供養

【近义词】:奉养  赡养

【拼音】:gōng yǎng

字义分解
供养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犹言奉养也。《礼记·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战国策·韩策》:「得甘脆以养亲,供养备。」;《史记·刺客·聂政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亲供养备。」;《汉书·文帝纪》:「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汉书·翟方进传》:「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汉书·楚元王传》:「供养仕于朝。」;《汉书·薛宣传》:「毁宣不供养,行丧服。」;《汉书·孔光传》:「供养行内。」;《汉书·循吏·召信臣传》:「不宜以奉供养。」;《汉书·王莽传上》:「遗与长乐长御奉供养者。」;《汉书·王莽传中》:「皇帝至孝,往年文母圣体不豫,躬亲供养。」;《汉书·元后传》:「曼寡妇渠,供养东宫。」;《汉书·敍传》:「班捷伃供养东宫。」;《后汉书·和帝纪》:「今供养两宫。」;《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黄门舅旦夕供养且一年。」;《后汉书·桓思窦皇后纪》:「供养资奉,有加于前。」;《后汉书·崔寔传》:「刑罚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后汉书·党锢·范滂传》:「仲博孝敬,足以供养。」;《韩非子·亡徵》:「宫室供养太侈。」;《韩非子·五蠹》:「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淮南子·主术训》:「然后取车舆衣食,供养其欲。」;《淮南子·时则训》:「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唐、李密〈陈情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汉、蔡邕《蔡中郎集·卷四·太傅安乐乡侯胡公夫人灵表》:「契阔中馈,婉娈供养。」2.欲望满足。《淮南子·主术训》:「人主租敛于民,必先计岁而收,量民积聚,知饥馑有余不足之数,然后取车舆衣服,供养其欲。」3.德行之养成。《左传·昭公十二年》:「供养三德为善。」会笺:「能养成黄裳之德。」4.佛-佛家以资养三宝奉香华、灯明、饮食等曰供养。又有财供养、法供养之别。如香华、饮食曰财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曰法供养。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基础解释
赡养或抚养;提供生活必需品。
引证解释
⒈ 指奉养的物品。引:《战国策·韩策二》:“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仲子之赐。”《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郑玄注:“熊蟠之属。”⒉ 培养,滋养。引:《左传·昭公十二年》:“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⒊ 赡养,侍奉。引:《汉书·翟方进传》:“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篤。”晋李密《陈情事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明都穆《都公谈纂》卷上:“潞公吴夫人尚在,年已八十,瞽双目,无人供养。”⒋ 泛指养活。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焦大郎﹞尽心竭力,供养着他两个。”曹禺《王昭君》第二幕:“难道皇帝不也是要百姓们供养。”⒌ 奉祀;摆设供品。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张学究夫妻两口儿,打点祭物,同安住去坟上祭扫;到坟前,将祭物供养。”⒍ 指供品。引:《西游记》第四五回:“想是三清爷爷圣驾降临,受用了这些供养。”⒎ 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佛、法、僧)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叫法供养。供养就是礼佛,或施舍僧人、斋僧的意思。
网友释义
供养,指供奉安置;提供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金钱。见《汉书·翟方进传》:“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
汉语大词典
(1).指奉养的物品。《战国策·韩策二》:“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仲子之赐。”《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郑玄注:“熊蟠之属。”(2).培养,滋养。《左传·昭公十二年》:“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3).赡养,侍奉。《汉书·翟方进传》:“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晋李密《陈情事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明都穆《都公谈纂》卷上:“潞公吴夫人尚在,年已八十,瞽双目,无人供养。”(4).泛指养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焦大郎﹞尽心竭力,供养着他两个。”曹禺《王昭君》第二幕:“难道皇帝不也是要百姓们供养。”(5).奉祀;摆设供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张学究夫妻两口儿,打点祭物,同安住去坟上祭扫;到坟前,将祭物供养。”(6).指供品。《西游记》第四五回:“想是三清爷爷圣驾降临,受用了这些供养。”(7).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佛、法、僧)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叫法供养。供养就是礼佛,或施舍僧人、斋僧的意思。
国语辞典
⒈ 提供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金钱。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殷氏承当了供养公婆,初时也还像样,渐渐半年三个月,要茶不茶,要饭不饭。」近奉养赡养⒉ 供奉安置。引:《西游记·第四〇回》:「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师徒四位喜容,供养在金銮殿上。」⒊ 佛教用语。佛教徒以香花、饮食等物品或种种善行,献给佛、法、僧或一切众生。引: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已得几过悬幡、表刹、合掌供养?」
辞典修订版
提供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金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殷氏承当了供养公婆,初时也还像样,渐渐半年三个月,要茶不茶,要饭不饭。」供奉安置。《西游记.第四零回》:「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师徒四位喜容,供养在金銮殿上。」佛教用语。佛教徒以香花、饮食等物品或种种善行,献给佛、法、僧或一切众生。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已得几过悬幡、表刹、合掌供养?」
辞典简编版
用供品祭祀祖先或神佛。 【造句】以香花、明灯来供养佛祖是常见的民间习俗。提供父母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金钱。 【造句】子女供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其他释义
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赡养:~老人。另见gòngyǎng。
近反义词
供养造句
1.落山村只是一个新成立不到三十年的小村子,村子的人口一直不多,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供养祖魂的存在,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滞碍。
2.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3.“我竟然供养了这家伙二十年!”老媪怒道。
4.中国一老媪,专门供养一个和尚二十年。
5.老婆是花,我要甘当绿叶,为红花提供养分;老婆是水,我要勇做青山,将溪水深深围绕;老婆是云,我要誓为轻风,为白云带来快乐。三八节到了,一切要向老婆看齐,以老婆为重。
6.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下半辈子,同样地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已经完结。以后,你要坐巴士还是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7.冬季最适合吃高蛋白质食物,因为,寒冷使得血液收藏在体内,内脏的供养反而充足,所以冬季就更适合修补,这也是大自然的本意。
8.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9.耶洗别杀耶和华众先知的时候,俄巴底将一百个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个洞里,拿饼和水供养他们。
10.耶洗别杀耶和华众先知的时候,我将耶和华的一百个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个洞里,拿饼和水供养他们,岂没有人将这事告诉我主吗?
供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