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长平之战
cháng píng

【拼音】:cháng píng

【繁体】:長平之戰

字义分解
长平之战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战国时,秦昭王于公元前262年派兵包围韩国的上党,上党郡守把地献与赵国,遂引发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的大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三年。后赵国启用赵括为主将。赵括率军盲目出击,秦军正面佯败,两侧包抄,围攻赵军,射杀赵括,俘获并坑死赵军四十余万。⒈战国时,秦昭王于公元前262年派兵包围韩国的上党,上党郡守把地献与赵国,遂引发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的大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三年。后赵国启用赵括为主将。赵括率军盲目出击,秦军正面佯败,两侧包抄,围攻赵军,射杀赵括,俘获并坑死赵军四十余万。
网友释义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秦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曾大败秦国)之子赵括。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
辞典修订版
战国时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国的战役。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秦攻赵,赵将廉颇坚守长平三年,秦不能胜。后赵中秦的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秦将白起再用诈败之计,诱杀括,活埋赵降卒四十余万。自此合纵瓦解,六国无力抗秦。
其他释义
战国时,秦昭王于公元前262年派兵包围韩国的上党,上党郡守把地献与赵国,遂引发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的大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三年。后赵国启用赵括为主将。赵括率军盲目出击,秦军正面佯败,两侧包抄,围攻赵军,射杀赵括,俘获并坑死赵军四十余万。
长平之战造句
1.如今,庙里的塑像有一男一女,男白面三缕长须,女装扮类似唐服,下面摆放的牌位上写着“感业大王”和“白衣大士”,和长平之战似乎并无关系。
2.赵国是秦国的死敌,长平之战的硝烟犹在,胡服骑射的赵人一直都被视作秦军的强劲对手,作为扑灭反抗力量的箭矢,章邯绝不允许王离的风头盖过自己。
3.赵国则又倚靠与秦国的暖昧关系,向其他诸国攻城略土,直至长平之战开始后,仍然是纵是横举棋不定,还与秦国明来暗往,早已失去了山东国家的信赖,恐怕这次。
4.刚刚接到战报长平之战我军留守队伍已经全军覆没了,现在他们,你们的兄弟父亲再也不能在家里等着你们讷、我们失去了最亲爱的亲人,乡友。
5.长平之战,白起击杀赵军四十余万,到处血流漂杵。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长平之战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