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内圣外王
nèi shèng wài wáng

【拼音】:nèi shèng wài wáng

【注音】:ㄋㄟˋㄕㄥˋㄨㄞˋㄓㄨˇ

【词性】:成语。

【繁体】:內聖外王

字义分解
内圣外王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内圣外王[nèishèngwàiwáng]⒈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引证解释
⒈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引《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宋史·道学传一·邵雍》:“河南程顥初侍其父识雍,论议终日,退而嘆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网友释义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国语辞典
内备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风。指内外兼修,学术、德行二者具备。内圣外王[nèishèngwàiwáng]⒈内备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风。指内外兼修,学术、德行二者具备。引《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邵雍传》:「尧夫,内圣外王之学。」成语解释内圣外王
其他释义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造句
1.“天人合一”,是儒家的理念,要符合上天及自然规律做人,内圣外王,把天人合一的真谛说到一塌糊涂,一个“王”字,尽显儒家被后人任意把玩之弊;太极,来自。
2.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3.坚持“内圣外王”之道是达成企业领导者魅力的必备法则。
4.邵雍借天言人的学说,被程颢誉为“纯一不杂”的“内圣外王”之学,被朱熹称是“天挺人豪”构筑的“醉里乾坤”。
5.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古代圣贤,他们内圣外王,有感召力,思想境界高,同时又有辉煌事功。
6.但在经世致用方面,湖湘学派竭力避免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缺陷,表现出独特的经世风格。
7.传统的圣人观是内圣外王,自然与名教兼至的天纵之才。
8.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9.湘学注重经世致用,主张理欲同体、体用合一、内圣外王并重,与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陆象山的心学、吕祖谦的婺学,同为南宋地域文化的奇葩。
10.古之贤明,内圣外王,万众安乐,四海承平。
内圣外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