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比闾
bǐ lǘ

【拼音】:bǐ lǘ

【注音】:ㄅ一ˇㄌㄩˊ

【结构】:比(左右结构)闾(半包围结构)

【繁体】:比閭

字义分解
比闾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木名。即棕榈。比闾[bǐlǘ]⒈木名。即棕榈。
引证解释
⒈木名。即棕榈。引《逸周书·王会》:“白州比閭,比閭者华若羽。伐其本为车,终行不败。”孔晁注:“白州东南,蛮与白民接也,水中可居曰州,州中出此珍木。”朱右曾校释:“愚谓比閭即‘并閭’也。《本草拾遗》云:櫚木出安南,性坚,紫黑色。有花纹者名曰‘花閭’。”⒉比、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后因以“比閭”泛称乡里。引《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閭,使之相受。”宋苏洵《议法》:“比閭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姦大猾束手请死。”清刘大櫆《慎始》:“天下之事,惟其未有以倡之,有一人倡之於前,以至比閭族党之间,相效而成俗。”
网络解释
比闾比闾是木名,即棕榈,出自《逸周书·王会》:“白州比闾,比闾者华若羽。伐其本为车,终行不败。”
综合释义
木名。即棕榈。《逸周书·王会》:“白州比閭,比閭者华若羽。伐其本为车,终行不败。”孔晁注:“白州东南,蛮与白民接也,水中可居曰州,州中出此珍木。”朱右曾校释:“愚谓比閭即‘并閭’也。《本草拾遗》云:櫚木出安南,性坚,紫黑色。有花纹者名曰‘花閭’。”《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閭,使之相受。”比、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后因以“比閭”泛称乡里。宋苏洵《议法》:“比閭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姦大猾束手请死。”清刘大櫆《慎始》:“天下之事,惟其未有以倡之,有一人倡之於前,以至比閭族党之间,相效而成俗。”
汉语大词典
木名。即棕榈。《逸周书·王会》:“白州比闾,比闾者华若羽。伐其本为车,终行不败。”孔晁注:“白州东南,蛮与白民接也,水中可居曰州,州中出此珍木。”朱右曾校释:“愚谓比闾即‘并闾’也。《本草拾遗》云:榈木出安南,性坚,紫黑色。有花纹者名曰‘花闾’。”《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比、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后因以“比闾”泛称乡里。宋苏洵《议法》:“比闾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奸大猾束手请死。”清刘大櫆《慎始》:“天下之事,惟其未有以倡之,有一人倡之于前,以至比闾族党之间,相效而成俗。”
其他释义
1.木名。即棕榈。
比闾造句
1.半决赛,她又通过“比闾“、“浇淳散朴”两个致胜词击败了江西的两名强手,成功晋级决赛。
比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