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携叛
xié pàn

【拼音】:xié pàn

【注音】:ㄒ一ㄝˊㄆㄢˋ

【结构】:携(左右结构)叛(左右结构)

【繁体】:攜叛

字义分解
携叛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携畔'。2.背叛。
基础解释
亦作/'携畔/'。背叛。
引证解释
⒈亦作“携畔”。背叛。引《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百姓虚竭……故口腹急,姦心动而携叛多。”《新唐书·忠义传下·袁光廷》:“河西戍将袁光廷为伊州刺史,固守歷年,虽游説百绪,终不降,诸下同心无携畔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元昊反覆小人,其去就不足为两朝重轻,设或携叛,亦是常事。”
网络解释
携叛携叛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携畔”。背叛。
综合释义
亦作“携畔”。背叛。《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百姓虚竭……故口腹急,姦心动而携叛多。”《新唐书·忠义传下·袁光廷》:“河西戍将袁光廷为伊州刺史,固守歷年,虽游説百绪,终不降,诸下同心无携畔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元昊反覆小人,其去就不足为两朝重轻,设或携叛,亦是常事。”
网友释义
携叛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携畔”。背叛。
汉语大词典
亦作“携畔”。背叛。《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百姓虚竭……故口腹急,奸心动而携叛多。”《新唐书·忠义传下·袁光廷》:“河西戍将袁光廷为伊州刺史,固守历年,虽游说百绪,终不降,诸下同心无携畔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元昊反覆小人,其去就不足为两朝重轻,设或携叛,亦是常事。”
携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