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巧辞
qiǎo cí

【拼音】:qiǎo cí

【注音】:ㄑ一ㄠˇㄘˊ

【结构】:巧(左右结构)辞(左右结构)

【繁体】:巧辭

字义分解
巧辞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善于言辞。2.虚伪之辞。亦指巧妙的言辞。巧辞[qiǎocí]⒈善于言辞。⒉虚伪之辞。亦指巧妙的言辞。
基础解释
善于言辞。虚伪之辞。亦指巧妙的言辞。
引证解释
⒈善于言辞。引《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张司空有一少年来謁,多才巧辞,疑是妖魅,使我取华表照之。”⒉虚伪之辞。亦指巧妙的言辞。引晋葛洪《抱朴子·时难》:“於是弘恭、石显之徒,饰巧辞以搆象似,假至公以售私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雄復欲以巧辞説之,孝忠怒,欲执送京师,雄惧,逃归。”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石亨奸党》:“至於咎徵屡见,搆巧辞以粉饰太平。”
网络解释
巧辞巧辞,拼音qiǎocí,注音ㄑㄧˊㄠˇㄘㄧ,解释为善于言辞。
综合释义
善于言辞。《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张司空有一少年来謁,多才巧辞,疑是妖魅,使我取华表照之。”虚伪之辞。亦指巧妙的言辞。晋葛洪《抱朴子·时难》:“於是弘恭、石显之徒,饰巧辞以搆象似,假至公以售私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雄復欲以巧辞説之,孝忠怒,欲执送京师,雄惧,逃归。”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石亨奸党》:“至於咎徵屡见,搆巧辞以粉饰太平。”
网友释义
巧辞,拼音qiǎocí,注音ㄑㄧˊㄠˇㄘㄧ解释善于言辞。
汉语大词典
(1).善于言辞。《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张司空有一少年来谒,多才巧辞,疑是妖魅,使我取华表照之。”(2).虚伪之辞。亦指巧妙的言辞。晋葛洪《抱朴子·时难》:“于是弘恭、石显之徒,饰巧辞以搆象似,假至公以售私奸。”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雄复欲以巧辞说之,孝忠怒,欲执送京师,雄惧,逃归。”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石亨奸党》:“至于咎徵屡见,搆巧辞以粉饰太平。”
巧辞造句
1.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很有才干,办事通达,在孔子周游列国“陈蔡绝粮”的时候,是他走到楚国,让楚昭王派人来接孔子。
2.利口巧辞: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3.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https://www。chazidian。com/zj-85498/查字典巧辞造句)
4.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www.chazidian.com/zj-85498/查字典造句】
巧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