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四仲
sì zhòng

【拼音】:sì zhòng

【注音】:ㄙˋㄓㄨㄥˋ

【结构】:四(独体结构)仲(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四仲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2.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四仲[sìzhòng]⒈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⒉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
基础解释
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
引证解释
⒈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引《史记·封禅书》:“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祠。”《汉书·李寻传》:“辰星主正四时,当效於四仲;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⒉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参见“十二辰”。引《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高诱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刘文典集解:“陶方琦云:《占经》二十三引许注:‘太阴,谓太岁也;四仲,子、午、卯、酉也。’”
网络解释
四仲(1).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史记·封禅书》:“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祠。”《汉书·李寻传》:“辰星主正四时,当效於四仲;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
综合释义
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史记·封禅书》:“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祠。”《汉书·李寻传》:“辰星主正四时,当效於四仲;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高诱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刘文典集解:“陶方琦云:《占经》二十三引许注:‘太阴,谓太岁也;四仲,子、午、卯、酉也。’”参见“十二辰”。
汉语大词典
(1).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史记·封禅书》:“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祠。”《汉书·李寻传》:“辰星主正四时,当效于四仲;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2).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高诱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刘文典集解:“陶方琦云:《占经》二十三引许注:‘太阴,谓太岁也;四仲,子、午、卯、酉也。’”参见“十二辰”。
四仲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