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震泽
zhèn zé

【拼音】:zhèn zé

【注音】:ㄓㄣˋㄗㄜˊ

【结构】:震(上下结构)泽(左右结构)

【简体】:震泽

【繁体】:震澤

字义分解
震泽的解释
词语解释
湖名。即今江苏太湖。震泽[zhènzé]⒈湖名。即今江苏太湖。
引证解释
⒈湖名。即今江苏太湖。引《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晋李颙《涉湖》诗:“震泽为何在,今唯太湖浦。”清方文《梅墩杂吟》之二:“震泽多良友,招寻日不虚。”
综合释义
湖名。即今江苏太湖。《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晋李颙《涉湖》诗:“震泽为何在,今唯太湖浦。”清方文《梅墩杂吟》之二:“震泽多良友,招寻日不虚。”震泽[zhènzé]太湖的别名。参见「太湖」条。《书经.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汉.孔安国.传:「震泽,吴南大湖名。」县名。位于江苏省,清雍正二年置县,民国后并入吴江县。乡镇名。位于江苏省吴江县西南八十五里。
汉语大词典
湖名。即今江苏太湖。《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晋李颙《涉湖》诗:“震泽为何在,今唯太湖浦。”清方文《梅墩杂吟》之二:“震泽多良友,招寻日不虚。”
国语辞典
太湖的别名。参见「太湖」条。震泽[zhènzé]⒈太湖的别名。参见「太湖」条。引《书经·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汉·孔安国·传:「震泽,吴南大湖名。」⒉县名。位于江苏省,清雍正二年置县,民国后并入吴江县。⒊乡镇名。位于江苏省吴江县西南八十五里。
辞典修订版
太湖的别名。参见「太湖」条。《书经.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汉.孔安国.传:「震泽,吴南大湖名。」县名。位于江苏省,清雍正二年置县,民国后并入吴江县。乡镇名。位于江苏省吴江县西南八十五里。
其他释义
1.湖名。即今江苏太湖。
震泽造句
1.另一家鸿文书局由江苏震泽人凌陛卿创办,据说凌是个学问渊博、性情坦白的人,待友接物颇能以诚相见,绝非一般书贾可比。
2.相传晚唐诗人陆龟蒙曾寓居在震泽附近,其诗作中有“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及“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缫车”之句。
3.如此一比较,震泽山相对来说,显得山势高峻,雄伟昂秀,再加山上奇石嶙峋,危耸峭峻,远眺有画意,近览赏清幽,实谓苍龙城附近的绝佳名山。
4.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黄溪数十里之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
5.其一,苏州府吴江县有一座守贞庵,在震泽镇观音桥内。
6.震泽平芜岸,松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
7.熏豆茶、风枵茶、清茶这传统三道茶,主要流行于吴江的西南部震泽、桃源、七都等地。
8.风枵茶、清茶这传统三道茶,主要流行于吴江的西南部震泽、桃源、七都等地。
9.熏豆茶、风枵茶、清茶这传统三道茶,主要流行于吴江的西南部震泽、桃源、七都等地。【www.chazidian.com/zj-135208/查字典震泽造句】
10.震泽平芜岸,松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震泽造句]
震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