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管城
guǎn chéng

【拼音】:guǎn chéng

【注音】:ㄍㄨㄢˇㄔㄥˊ

【结构】:管(上下结构)城(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管城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管城子。管城[guǎnchéng]⒈即管城子。
引证解释
⒈即管城子。参见“管城子”。引宋杨万里《霜寒》诗之二:“只缘青女降,便与管城疎。”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清陈维崧《酬许元锡》诗:“昨宵饱看冒家灯,一寸管城老龙渴,掀髯狂作许生歌,食纸春蚕响不歇。”
网络解释
管城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先后历为管州、郑州洽所。明初废入郑州。
综合释义
即管城子。宋杨万里《霜寒》诗之二:“只缘青女降,便与管城疎。”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清陈维崧《酬许元锡》诗:“昨宵饱看冒家灯,一寸管城老龙渴,掀髯狂作许生歌,食纸春蚕响不歇。”参见“管城子”。管城[guǎnchéng]
汉语大词典
即管城子。宋杨万里《霜寒》诗之二:“只缘青女降,便与管城疏。”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清陈维嵩《酬许元锡》诗:“昨宵饱看冒家灯,一寸管城老龙渴,掀髯狂作许生歌,食纸春蚕响不歇。”参见“管城子”。
其他释义
1.即管城子。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管城造句
1.“我既同情小贩,但也觉得他们不自爱;我也同情城管,城管也是人啊,他们执行任务也是打份工,关键是大家要相互理解”。
2.李小甲见门口方向又走过来几个人,二话不说的就拿出了管城的精气神来,一脚将仆人放倒把他衣服拔掉自己换上了。
3.对面鲜卑人听到吕布的喝声,不管城上一片惊呼声,马上派出了一员虎背熊腰的大汉出来。
4.在“讥戏不近人情”中,将毛笔拟人为管城子毛颖,并为他设计了“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三友,与毛颖“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5.管城区环卫队全员行动防尘降尘。
6.眼看着就要收秋了,地里的粮食也没人管,城门你们又给堵住了出不去,这要是收不回粮食来,老百姓可咋活呀?
7.在管城区文物局文物管理科郑先生看来,宋真宗御笔勒碑,有点“以讹传讹”。
8.管城区学生家长宋先生建议,学校执行规定不该“死搬教条”。
9.某伟人曾称给我一百管城便可统治全球,为作为精英部队的李小甲终于忍不住要发火了!“哎,你,凭什么打我啊,松开我,不服咱们俩单挑,都谁怕谁啊?”。
10.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管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